新型社区应该是和谐社区,亲情社区,人文社区,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建筑、规划、景观设计中应该以新的设计理念来操作。
一、社区街区化
现在有很多的小区还是延用早期的超大规模,封闭式的大盘。这是不适宜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当前我国的住宅开发建设模式。往往开发商拿到一块地,围合起来加以精心打造、包装,以使其成为独一无二的“产品”推向市场,这成了开发者的最高追求,也就成为住区被从城市中划出来并加以封闭的最大动因。其二则来自转型期所出现的社会现象。从人们的居住心理来分析,人们买房不单买的是住所,还希翼由此买到一个身份,要尊贵、要独特当然就要与他人保持距离;此外,转型期社会的动荡、贫富差距所造成的不安定感,也促成了住区都加以封闭,而且是用物化了的和高科技手段实实在在地加以封闭,以此使居住其中的人感到安全。
达到和谐社区,就需要社区形成大开放小封闭的规划模式,即整体是开放的,小范围是封闭的。原来部分纯属内部小区的道路,职能提升变成赋予城市功能,增强了街道活力。要达到这一目的,建筑设计保证街道网格的密度,一定的人车混行,此外,增加开放性的公共绿地分布和数量,而不盲目追求集中绿地的规模和气势。
具体可以分两步走,首先保证街区化的规划形态、通过物业管理手段,实行街区开放、组团封闭的管理方式,尽量缩小封闭范围。第二步就是到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民众心理成熟和对安全的固有思维定势改变以后,实行彻底的开放。这也就意味着小区的消失,社区直接由建筑群组成,成为庭院空间直接与城市公共空间相联系的结构体系。
二、建筑类型、功能、风格的融合
在社区内部,应该实现不同建筑类型与建筑功能的配合,实现更多不同档次的建筑产品和谐共处,设计理念上从一种片面强调阶层分化的思维模式,转化为一种不同阶层和谐共处的模式,这样对社会的稳定有益。在欧洲的发达国家,强调“特定阶层”的社区状态已经改变,倒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强调居住人群的细分,这是一种落后的观念。社区建设应该追求多样性,实现不同建筑风格、不同建筑类型、不同建筑功能的有机融合,如果一个一百万平米的大社区采用同一种风格,那样多少会显得单调。
三、不同社区之间的融合
改变社区在城市中各自为政的孤立的状态。旧有的小区建设思想是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从小区自身出发,但从城市的角度讲,一旦小区建成后,属于整个社会。小区与小区缺乏系统的联系,一方面,不同的住宅区不能交流,另一方面,不同小区的体育、娱乐设施不能共享,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在总体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时候,针对各小区个性化设计的同时,保证不同小区之间在空间上、功能上的更多联系。
四、地域特征在社区中的重要性
地域特征塑造对于建设人文社区是最有效的,不同地方的文化、历史都不一样,小区文化应以本土文化为立足点。依托地域文化产生的社区最有凝聚力和认同感,是有根文化。一些小区作为舶来品,原版照搬,不考虑本地自身情况,也能形成一定的社区文化,但是这种社区文化不植根于本土,也不能取代地域文化,如果任由这种模式无限漫延,甚至会造成地域文化的丧失。
成功的体现地域特征的社区范例,国内著名的有福州的“三坊七巷”,北京的“菊儿胡同”,天津的“意大利城区”,上海的“新天地”等。这些案例从不同的社区类型(商业的、城市的、住宅的)和不同地域文化特征从出发,营造自身独特社区人文气质的范例。如福州“三坊七巷”是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居民区内,仍然保留着丰富的文物古迹,保存一批名人故居和明清时代的建筑,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特色,是闽江文化的荟萃之所,被建筑界喻为一座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亦是福州作为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
五、文化设施社区化
在社区开发设计中,住宅固然是主体,但文化设施在新型社区中重要性日益提高。文化设施的社区化,改变文化设施完全由国家统建统管的模式,让老百姓日常经常接触,为文化设施增添了活力,同时也提高了使用率。如前些年的“体育设施社区化”一样。自“奥园”项目兴起体育主题以后,全国很多小区都以体育为小区的主题,甚至在很多普通小区引入“全民健身器材”,这些做法都可以借鉴。如成都“上河村”,就在社区建设了上河村美术馆,引入了文化设施,在规划、建筑上统一考虑执行了这一理念。
六、社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就正如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如果要可持续发展,要必须保证生态物种的多样性一样,对于社区来讲,居住人口、年龄结构的多样性是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原因是什么?现在有的小区定位于年轻时尚一族,定位白领一族,定位老年社区,从现实来说,有独特定位小区的存在是必然的,但这种小区估全社会来看,肯定不能占主流。从全社会的主体来讲,更多的社区应该是混和型,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的需求,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例如,一个定位于年轻一族的小区,在演变中,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居住人口整体老龄化,社区内涵变化,一原来的定位居民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大的鸿沟,建筑设施无法满足变化中的居住人口使用要求。
二是要保持小区初始定位的纯粹性,只能出现不断被动搬迁的情况。这样的话,社区文化维持与持续同样是个问题。
我们应当看到,老年小区、青年社区的存在是正常的,这种情况只能是混和性小区占主体的有益补充。
既然混和型社区占社会的主体,那么要求在做设计时,户型设计应该有更多种类的户型,在户型的灵活性和可改造性方面有很强变化,能实现社区范围内的有机更新。户型多样化,改造余地大,对居住人口的作用范围就更大,这样在演变中,社区的适应能力更强,也有调节器的余地,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
www.werkhart.com
作者简介:
严涛
五合国际建筑设计集团(5+1WerkhartInternational)副总经理
清华大学硕士
著名高档住宅设计专家
商业项目设计专家
著有大量住宅开发与设计的研究论述
精辟的市场分析与产品判断能力
1993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建筑系
1998年西北建筑设计研究院青岛设计部总建筑师
1999年青岛海尔科技馆工程指挥部设计总监
2000年五合国际建筑设计集团(5+1WerkhartInternational)副总经理
主要作品:
京津新城总体规划
上海紫园1号别墅
北京世宁大厦(2001年北京市十佳建筑)
南京风尚高科技住宅区
重庆同创奥韵花园
无锡新区中心区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
南宁邕江沿岸改造及城市设计
北京柏彦大厦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办公大楼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文娱活动中心
北京一栋洋房别墅区
北京康城花园经理人别墅
北京小汤山珠江温泉别墅
北京温榆河上游别墅
京津新城别墅南样板区
长沙半山美墅(山水芙蓉四期)
长沙香格里.麓山别墅
广东东莞阳光山庄别墅
郑州思念果岭山水别墅
武汉盘龙城别墅
北戴河刘庄别墅区
山东东营明月豪庭别墅区
上海珠江松江新城高档住宅区
北京珠江罗马家园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泰丰家园高档住宅区
河南濮阳宇通天城高档住宅区
京津新城水上皇宫大酒店商业娱乐及会议区
河南漯河新天地商业中心
徐州九龙凤凰城高档住宅区及商业步行街
广东惠州合生帝景湾高档住宅区及商业步行街
·广州下半年土地供应或剧增 逐步向外围发展 07/06/20
·2007商业地产大趋势 07/06/20
·保利地产二线城市赚钱效应初显利润率成驱动力 07/06/20
·上海黄兴板块:成长企业孵化器 07/06/20
·中原看楼 07/06/20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