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过去一年的拼图逐渐完成,我们看到了一个“渡河入林”之后的华夏幸福。
上市元年之后,陈弘倪需要对祥生的发展重新谋划与思考。
调整“踩线”指标,成为美的置业的重要任务。
跨过3000亿门槛,世茂是否可以长舒一口气?
加快发展速度的同时,需要掌握好现金流防线和平衡财务杠杆,合景泰富在2020年有了许多的转变。
时隔三年,总部搬迁并加大了土地市场投入的融信再度“转身”。
大悦城控股追逐规模目标过程中,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调整。
蓝光设立上海总部可以更好地接近金融、信息、人才等资源,但是变化不会马上显现。
“三条红线”新规出台,让万科有了新的“焦虑”。
深交所这份问询函,中南很快交出了答卷。但另外一份“问询函”,却不是那么容易解答。
“裂变”路上,碧桂园还有更多目标需要完成。
在传承的基础上,中海很多东西“必须要改变”。
如今虽“光鲜照人”,但也曾有一个不被看好的开始。
绿地的发展史俨然是一部“巨人传记”,这头巨人的成长画像繁杂。
这样的高增幅、快速扩张,建发能否良好地消化?
2020年,胡葆森将“蒙眼狂奔”的建业喊停。
踩着高跷的中梁控股,正在摸索着如何趟过激流到达对岸。
“昔日雄风呀,岂可一朝散尽”。
这将是一次“软着陆”。
对于房企而言,帕累托最优的状态可能只是一个理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