琶洲村,作为广州旧改范本,可以从中借鉴经验、学习心得。
观点网 时至今日,城市更新已逐渐成为推动房地产行业向前发展的关键。
当城市高速发展期走远,我们今天感受到的是城市空间、土地资源日益紧张,以及地方历史街区特色文化的逐渐消失。
城市的衰老已悄然来临,存量土地的改造与提升变得愈来愈重要。而城市更新,联结着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也牵动着地产下半场的走向。
在千年商都、改革开放桥头堡广州,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更新也迫在眉睫。
一直以来,广州有多达300多条密集布满“握手楼”的城中村,面积相当于整个新加坡。这一原本自由生长的形态,也因存量土地及人口承载的难题而愈发显得与城市发展格格不入。
要改造,要更新,但政府和开发商如何参与其中?如何做好数据摸查?如何策划编制报审改造方案?如何测算研判成本与收益?如何确保提升村民收益?如何做好新旧交融……这是21世纪初摆在广州乃至全国各大城市面前的若干棘手难题。
琶洲村,作为广州旧改范本,可以从中借鉴经验、学习心得。
2008年亚运前夕,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三旧”改造的统一部署下,琶洲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成为广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必须在2010年亚运会前清拆完毕的九条城中村之一。
彼时,位于珠江南岸的琶洲村是广州最大的城中村之一,改造范围约76万平方米,涉及村民超过2500户,是全国首个由开发商主导的迄今最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项目。
改造前的琶洲村城乡二元结构反差强烈,村外是著名地标建筑国际会展中心,村内则到处是“握手楼”,典型的脏乱差、安全隐患极大。
2009年10月,保利地产摘牌琶洲村,2010年3月进驻,开始动迁;随后半年左右,签约率已达99%,整村基本拆平,同时回迁房奠基开工。
2014年12月,村民回迁并集中交付6000多套回迁房,保利实际上仅用4年时间便完成琶洲村改造。
随着一步步更新,改造后的琶洲村摇身一变为“广州CBD金三角”,大大提升了片区形象和区域配套,成为广州会展经济圈的最靓丽名片。
同时,琶洲村旧改促进了琶洲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将过去的落后产业升级成高端化、集群化、国际化产业,引入了金融、科技、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实现多元赋能。改造后,琶洲成为海珠区GDP的重要贡献区域之一。
更为重要的是,这套以“规模最大、清拆速度快、改造过程和谐、社会效应良好、满意度最高”特点的琶洲模式,成为广州乃至全国旧改的成功样本,充分发挥和激活了市场活力,开启了城中村拆迁改造的“新常态”。
据悉,琶洲每年要接待全国各地300多个考察团,了解和学习琶洲村改造的经验。
以琶洲村作为起点,保利后续参与开发了天河冼村、天河小新塘、黄埔鱼珠等多个旧改项目。
截至目前,保利在广州已摘牌旧村改造项目分别为冼村、大塱村、小新塘、中新村、亭角村、三东村、红卫村共7个,同时还与村合作项目近40个,用地协议改造面积超1万亩,预计改造面积超1500万平方米。
虽如今有不少后来者、过江龙纷纷抢入广州旧改,但在旧改这个江湖上,保利无疑是巨头一般举足轻重的存在。
3月下旬,2021观点年度论坛将走进广州旧改范本保利琶洲村,倾听打造全国首个由开发商主导城中村改造的艰辛与智慧,同时与项目以及广东保利城市更新高层深入讨论相关话题,寻求破解当前城市更新难题的钥匙。
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地产企业将一起分享与交流,头脑风暴下激发对旧改的多维度思考,探讨当下城市更新的发展之路。
撰文:林心林
审校:劳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