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国际相信政府亦因应现时最新经济情况,主力集中在改善住宅房屋供应的问题,同时相对放缓推售商业地皮的步伐。
观点网讯:2月24日,香港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提出,透过卖地计划、铁路物业发展、私人发展和重建及市区重建项目,预计全年潜在土地供应可供兴建1.65万个私人住宅单位,较去年预算案提出的1.57万个潜在供应,增加800个单位。此外,政府计划研究把东九龙区5幅商业用地改划作住宅用途的可行性,如证实可行,初步估计共可提供约5800个私人房屋单位。
高力国际香港及大湾区研究部主管邓淑贤认为,上述属是次预算案其中一个提高住宅供应的亮点政策,并对此表示欢迎;然而,根据政府往年的卖地步伐,并非所有卖地计划中的住宅地皮都会推出市场,相信短期内仍然难以解决房屋供求严重失衡的问题。
2021/22年度卖地计划只推出3幅商业用地,仅提供约48万平方米商业楼面面积,较去年推出6幅商业用地以提供83万平方米,大幅减少四成,邓淑贤对此不感到意外,相信政府亦因应现时最新经济情况,主力集中在改善住宅房屋供应的问题,同时相对放缓推售商业地皮的步伐。
《财政预算案》提到在本季度推出以标准金额征收补地价的先导计划,以鼓励工厦重建。邓淑贤相信,政策将有助加快处理用地规划的审批申请及透明度,帮助投资者缩短决策程序,有助刺激工厦市场投资意欲。此外,政府将继续支援5G网络和应用服务的推展,以及推动「再工业化」,将提供诱因促使更多投资者选择投资在工厦。
审校:钟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