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千亿房企中,来自浙江的祥生地产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样本。
2019年进入千亿俱乐部的房企预计可达35家,比2018年再增5家。而进入千亿之后,如何筹谋规模扩张之外的其他发展之道,无疑成为了每一家房企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在众多千亿房企中,来自浙江的祥生地产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样本。
35年砥砺前行,祥生除了地产开发,还涉足小镇运营、建设安装、酒店旅游、物业服务等多个业务版块,通过打通产业上下游,逐渐形成了房地产全产业链的发展布局。至于这样的发展模式能否反哺地产主业,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祥生一直在用行动“自我验证”。
2019年,对于祥生而言是里程碑式的一年。在2018年晋升千亿阵营之后,祥生在2019年展开了多层面的升维动作,包括升级投资战略、创新产品体系等等。在“1+1+X”的投拓布局调整及规模与品质双优发展目标的逐步落实中,祥生的升维动作已经开始显现成效。
千亿版图下的战略沉淀
2019年初,祥生“1+1+X”战略开始逐步实施。祥生所谓的“1+1+X”即以浙江省为发展大本营,泛长三角区域为持续深耕区域,主要包括江苏、安徽、山东、江西、福建等五省,同时机会性地布局核心二线城市及核心一线城市周边的二三四线城市。
在这一全新升维的投资战略下,祥生依靠下沉布局打开市场,通过城市深耕提升口碑,初步完成了全国化的版图布局。
截至目前祥生已经拥有浙东、浙南、浙北、环沪、苏皖、安徽、华中,山东、内蒙古九大区域公司。以业绩占比最大的浙江为例,绍兴、台州、湖州这类城市的销售额位列祥生浙江市场的前三,由此可见祥生沿着核心城市向周边快速扩散的下沉布局思路也逐渐清晰。
在下沉布局城市的选择上,祥生聚焦拥有政策红利的潜力区域。例如部分“环杭近沪”具有区域优势的城市,在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下,受上海和杭州的辐射,拥有包括杭绍台轨交等在内的诸多配套政策倾斜,享有发展红利。
其次,机会型城市也是祥生的布局重点。祥生深耕的浙江各区域,不仅拥有经济、人口优势,还具有扎实的经济和产业基础,市场容量更是处于中上游水平。如果能够满足以上两个因素,祥生的城市深耕便将逐步展开。
“战略性深耕”,可以说是诠释祥生城市布局最精准的描述。比如,在杭州,从之江板块到崇贤新城再到银湖板块,祥生无一不是多次落子,尤其在之江区,截至目前祥生已经拿下5幅地块,完成了4个项目的布局。
除了对已经开拓城市的进行持续深耕,祥生同时将目光瞄准新晋的潜力区域。
今年8月祥生进驻湖南衡阳,就是其在布局版图上的最新开拓。祥生在衡阳所布局的项目正处于当地重点建设区域,同样也是这座城市未来的发展高地。加上此前在湖南岳阳、常德的布局,祥生围绕长沙的环线布局已初步形成。
上述案例充分体现了祥生“1+1+X”战略中的“X”的选择标准,即锁定在合理管控半径下的核心二线城市与核心一线城市周边的二三四线城市,从而持续抢占城市化发展的价值高地与增长中心。
规模与品质双优背后的自我定位
随着城市化发展步入新阶段,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为了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在城市群发展提速的当下,祥生“1+1+X”战略的提出,与城市发展大趋势不谋而合。
祥生对核心城市保持关注,并且围绕一二线城市周边生长带快速布局,实现从一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的全线覆盖。这样的发展策略不仅能让祥生率先享受发展红利,也能有效穿越房地产周期和楼市大小年。
战略升维的同时,发展过程中祥生与其他房企在后千亿阶段所选择的发展侧重略有不同。祥生在规模跨越千亿后主动“稳”下节奏,致力于实现规模与品质的双优发展。
据悉,祥生“规模与品质双优”战略目标的核心是要尊重市场规律,保持有质量的增长;尊重客户,精雕产品,质造精品。
对待客户,祥生认为应当以客户为中心,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切实解决客户的居住痛点,重点营造客户幸福的居住体验。在保持产品高标准高适配传统优势的同时,同步提升产品体系的创新和社区营造。“以人为本”,致力于为更多业主提供幸福居住体验,营造幸福生活场景。
据祥生地产介绍,2019年祥生在原有“TOP系、大城春晓、悦说新语、府樾同辉”七大住宅产品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再塑。从建筑到“健住”,秉承“以人为本”的核心,体现让人做主,一切为家而来,打造“135”的产品价值的模式,围绕“爱生活、I社区”核心。从“幸福、人本、多彩”的三大客户触点出发,在继续关注物理空间建造的同时,在互动、智能、品质、细节、创新等维度不断深入,迭代了“祥生府”和“云境”两条产品线,并将在2020年初步落地。最终完善自身的产品力和服务力,打造出祥生特有的产品和服务IP。
在市场向“稳”发展的大背景下,行业洗牌正酣,以何种姿态步入后千亿时代,已是当下各大房企需要破解的重要课题。在规模与品质的“平衡木”上,孰轻孰重是一场永恒的较量。对于房企而言,真正想要实现“规模与品质”的双优发展必然要有所取舍。规模跃进过后,祥生能否以“稳”取胜,以“深耕”立足,以产品赢得市场,值得关注与期待。
审校:杨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