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人民币地产基金从2017年开始就进入募资小年。
类似加拿大Brookfield基金,年内多次投资中国商业地产的外资基金热情越来越高涨,相比之下国内资金投资看上去远远不够活跃。
截至2019年3月底,黑石、凯德、基汇资本等外资机构,在中国内地的大宗房产交易累计金额已超过300亿元。
然而,近年来国家监管层面开始加大对金融行业的管控,陆续出台资管新规、委贷新规等多项规定,种种因素影响了内资基金的投资。事实上,人民币地产基金从2017年开始就进入募资小年。
由于传统的房地产私募基金绝大多数仍然是以债作为主要投资方式,无论通过明股实债、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收益权转让等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借贷方式,在新的监管环境下,各种路径基本都受到了制约,房地产私募基金发展也进入了困境。
对于未来发展而言,私募地产基金正好借此机会回归本源,顺应宏观环境的变化,加强自身的主动管理能力,从监管套利投资转型为项目价值投资。
有分析人士认为,房地产私募基金在困局中的转型成长仍面临许多挑战与机会,在风险相对可控的基础上进行更多的发展尝试,同时不断完善私募基金监管体系,避免“一刀切”的粗放式监管政策,从而使房地产私募基金更好地服务于房地产行业。
数据显示,开发商到位资金的结构变化也能够扩大房地产基金的空间。2018年房企到位资金共计16.6万亿元,同比增长6.4%。
从开发商资金来源上看,除了销售房款占了一半以上之外,外部的杠杆资金中,自筹资金的占比最高(2018年占总资金来源的33.6%)。如果把自筹资金的空间打开,那么房地产基金仍然存在巨大的想象力。
4月23日,观点机构主办的“2019城市观点论坛上海圆桌”将邀请上海、华东及全国的开发企业、金融机构、地产基金等标杆,以金融和房地产基金为焦点,探讨基金与房地产的创新发展之路。届时,观点指数研究院将现场发布《2019中国不动产私募基金发展报告》。
本次上海圆桌邀请到:绿地金融控股集团首席战略官李想、平安不动产基金总经理何学军、懿龙资本董事长徐雷、沪港地产资本总裁陈浩华、中信资本董事总经理董伟海、苏宁投资集团执行董事/不动产投资总裁蒋海洋、青杉资本董事总经理方旭东、全联房地产商会香港及国际分会主席林熙龄、亚腾集团业务发展部高级总监兼亚腾中国业务部总裁吕志伟、甬民投执行总裁张杨、喆安投资总经理车阳、优钺资产董事总经理刘坚、帕拉丁资本合伙人严莹莹、盛世神州总裁李万明、中联同策投资基金合伙人杨斌、渤海汇金证券资管董事总经理李耀光、览睿资本高级合伙人兼汇泊基金CEO曹文伟、五牛控股董事总经理刘锦州、绿庭投资董事兼副总裁林鹏程、赢翰资产创始合伙人/总经理谢萍、汇联金融执行董事/汇联科技总裁郭馨孺、元丰资本合伙人古迎辉等众多金融嘉宾及数十位房地产开发企业总裁、CFO等一起分享与讨论基金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
围绕论坛主题“基金与房地产”,将从三个方面辩证地来探索未来之路。
第一环节:稳健货币政策与微调 地产基金新趋势
2019年,货币政策微调背景下,房地产金融与流动性环境开始回温,基金的发展走势又将呈现怎样的局面?
分议题一:货币微调下的基金机会
分议题二:不动产投资风向与选择
第二环节:资本天平 地产私募基金投资路径考量
房地产转型与创新时代,高速发展的房地产基金面临着新的命题,住宅之外,哪里更是基金的新蓝海?
分议题一:资管时代 2019地产基金投融资逻辑
分议题二:住宅内外 中国地产基金的创新与发展
第三环节:房地产资产证券化实务
金融创新方兴未艾,在存量资产逐渐来临之时,REITs落地正在加速。资产证券化前路可期,但仍需深入探索。
分议题一:存量时代类REITs机会
分议题二:资产证券化创新长路
撰文:杨晓敏
审校:劳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