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系与宝能猜想 举牌深振业的商业逻辑
时间: 2014-08-19 03:04:17    来源: [ 观点网 ]

或正是由于深振业有望作为国资委地产业务整合平台这一价值因素,其一直以来亦备受各种资本的偏好。

  观点网 半年报纷至沓来的时间段,市场对业绩的感知神经濒临麻木。久而久之,在报告中关注到有趣的股东反倒令人倍感兴奋。

  这次的主角是深圳老牌国企振业集团,有趣的股东便是上半年扫荡房地产界的野蛮险资生命人寿。

  事件发生于8月15日,彼时,根据深振业发布的中期业绩报告显示,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万能A和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分别持有公司3.9%和0.74%的股权,位列前十大股东名单中的第六位和第八位。

  也就是说,生命人寿通过旗下公司共持有深振业4.64%的股权,逼近5%的举牌红线。

  不过,翻查深振业今年一季度报告发现,生命人寿并未出现在前十流通股东名单中。这意味着,其在二季度大举买入了深振业股票。

  对此,深振业副总裁李伟在接受观点新媒体访问时表示,险资买入地产股本身很普遍,而生命人寿业已投资了很多公司。至于为何看中深振业,他认为是基于看好公司长远发展的考虑。

  “最起码从财务角度来说,生命人寿觉得这是一种可以长期持有的战略投资。至于其他的目的就不清楚。”李伟进一步透露。

  生命人寿增持动机

  事实上,此番大举增持的行动在相关熟悉深振业的分析师看来,主要有公司股价被低估以及生命人寿看中深振业未来在国资整合所处的特殊位置这两大原因。

  “从深振业本身的价值来看,目前的股价有一定的折价。也就是说资产有潜在升值的一个空间。”上述分析师对观点新媒体表示。

  不过,上述分析师认为,由于地产股普遍被低估是一个大背景,所以股价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觉得国资委对深振业的重视程度是旗下所有公司中最高的,因为深振业是国资委在二级市场上过去几年中持续增持的唯一一家公司。”

  据了解,半年报显示,深圳市国资委及其一致行动人远致投资合计持股比例约为32.77%。

  在不久前的7月2日,远致投资继续增持1%,增持后,深圳市国资委及远致投资持有股份比例已经达到33%。其亦指出,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合计增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2%的股份(含已增持股份在内)。

  国资委的增持也一度成全市场对深振业将成为国资委地产整合平台的猜想。而据方正证券最新的一份研究报告亦指出,深圳国企改革方案已于5月递交市政府审批,有望于9月底之前批复。

  或正是由于深振业有望作为国资委地产业务整合平台这一价值因素,其一直以来亦备受各种资本的偏好。

  其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无非是宝能对深振业的接连举牌。从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第二大股东宝能系姚家兄弟高调举牌深振业三次,连续增持约4935万股,期间更是引发了要约收购。

  然而在2012年5月份的股东大会上,姚氏兄弟却在最后时刻让步,原本意欲入主深振业董事会的姚氏兄弟代表放弃两名董事提名,就此是次股权争夺战大局落定。

  生命系与宝能的猜想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此番生命人寿高调亮相看似比不上宝能的咄咄逼人。但是在上述分析师眼中,仍是危机四伏。

  “首先,国资委算不上绝对控股,而目前的问题相对来说也比较复杂,因为毕竟不知道生命人寿的最终目的。如果生命人寿举牌,国资委肯定是比较紧张,担心生命人寿跟宝能之间有什么关联。”上述分析师进一步指出。

  或不能一语成谶,但从生命系跟宝能系的近期动作来看,亦不难发现端倪。

  8月18日,在闹得沸沸扬扬的天健集团多个关联股东疑属佳兆业这一事件当中,上述分析师亦认为该事件的幕后决策方大概率是其二股东生命人寿。

  而在另一份公开资料中也发现,今年二季度宝能系亦通过前海人寿持有天健集团4.82%的股权,持股比例距离举牌红线仅一线之差,位居二股东。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生命系和宝能系在天健以及深振业都已经是共同持股的局面。”上述分析师表示。

  至于上述事件究竟是事出有因还是纯属巧合,我们尚不得而知。不过,根据方正证券报告中提及到的一点或可解答部分疑惑,“宝能系和生命系均属于潮汕背景的企业”。

  “宝能和生命如果进一步增持,则股权争夺战将一触即发。目前振业股权结构呈现三方资金(国资系33%、宝能系15%、生命系4.64%)角逐的态势。”报告进一步指出。

  基于此,也有分析认为,对于国资委来说,或者更应该抱着宁可杀错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剿匪心态,才能更好地防范骨子里相同的潮汕基因的融合。

  而对于生命人寿增持后,宝能是否将亦步亦趋重拾对深振业的兴趣,李伟认为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性,股票是自由交易的,谁也没有办法阻止。不过,在他看来,大股东国资委一直在增持,很明显并没有意愿给别人让出控股地位的机会。

  “至于未来,国资委不会放手,生命和宝能都有可能进一步加大持股。”分析师跟李伟持相同的意见。

  深振业销售压力

  除却盘根错节的关系以及历史背景,不论是生命人寿还是宝能,或是大股东国资委的增持,最直接的一大原因不外乎就是有利可图。

  然而,在深振业2014半年报中,一度淹没于股权争夺战背后的业绩却稍显差强人意。

  根据报告披露,今年上半年振业集团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4.81亿元,同比减少近六成,仅完成全年经营计划的42.68%;实现营收4.9亿,同比降58%;净利润0.49亿,同比降82%。

  不过,李伟对观点新媒体表示,上半年公司业绩下滑的原因不仅仅受市场下行的影响。更重要的是项目结转的时间所造成的,上半年可结转的项目比较少。

  据了解,深振业上半年主要几个来自长沙、西安、深圳的销售都还没有实现结转,将在年底实现竣工结转。

  对此,上述分析师亦指出,“深振业业绩的表现要到第四季度,快的话到第三季度就会有所体现。判断今年公司业绩会有小幅增长,而不会下滑。”

  按李伟的表态,其认为虽然在销售方面有所压力,但是对于完成全年指标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事实上,在上述方正证券的研究报告中也有关于业绩方面的回应,其预计下半年公司将加大深圳峦山谷二期和长沙、西安项目的推售力度,仍有望完成年初确定的全年销售34亿的经营目标。

  据李伟透露,今年振业天峦项目的业绩贡献应该可以占到深振业整个公司的经营收入和经营利润的一半,大概50%的幅度。


(发稿:见习编辑 何缘    审校:杨晓敏)
关注观点新媒体
官方微信二维码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