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下降与股票大涨 险资围猎中的金地去路
作者: 陈业     时间: 2014-04-29 04:40:38    来源: [ 观点网 ]

如果生命人寿完成30%要约收购,生命人寿可提起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去改变董事会章程。

  观点网 陈业 近段时间来,金地上头条的几率大幅增加,而或许是关注度太高,让其取消了2013全年业绩会。

  4月27日,金地公布其2013年年报,2013年金地住宅业务实现销售金额450.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09亿元,同比下降2.92%。

  虽然去年销售同比有所增长,但进入2014年,相关券商还是认为,金地今年的推货量较大,而其面临的市场压力依然存在。

  “杭州、浙江的市场确实面临销售压力,我们在浙江东南区的一些项目,也在积极采取措施适应市场。”金地内部人士如此指出。

  于同日,金地还公布了2014年首季业绩数据,期内金地实现营业收入31.5亿元,同比降25.9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934.38万元,同比大幅降73.65%。

  对于净利下降的原因,上述金地内部人士表示,主要受制于项目结转及产品类型等因素影响。

  随后4月28日,金地股票停牌一天,缘由是金地股票价格大涨,金地坦承公司股票2014年4月23日、24日、25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20%。

  不过,此次金地股票大涨并不是业绩向好,而是来自险资大手笔增持。

  30%全面收购红线

  当险资首次增持金地时,谁也难预料金地会被生命人寿、安邦保险两大保险机构围猎。

  根据金地4月25日最新披露的信息显示,自2013年1月首度增持金地至今,生命人寿累计持有金地集团的股份已经达约110976万股,合计占金地集团总股本的24.8186%,为金地第一大股东。

  就在外界猜测生命人寿的进一步动作时,安邦保险也通过二级市场交易累计持有金地44715万股股份,占金地总股本的10%。而截至4月23日,安邦保险旗下的安邦人寿和安邦财险合计持有金地股份数达67072万股,占金地总股本的15%,为金地第二大股东。

  对于两家险资机构的增持,相关分析认为,在股价高涨后仍大手笔购入金地股份代价不菲,所以生命人寿、安邦保险或也不是只想扮演财务投资角色。

  在两险资机构先后增持后,当事方金地多次表示,新股东看好公司而入股,金地的战略和经营策略不会有巨大变化,仍会安心做好现有工作。

  不过,根据《证券法》第八十八条规定,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30%时,继续进行收购的,应当依法向该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上市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

  相关分析师指出,作为一家上市企业而言,随着第一大股东生命人寿的步步紧逼,持股比例直追上市公司30%全面要约收购红线后,以凌克为船长的金地大船,或将面临“改朝换代”,即重组董事会的境地。

  上述分析师续称,若金地第一大股东生命人寿真的持股达30%,根据相关规定,在金地公司章程没有做出限定的情况下,生命人寿即可对金地董事会进行重组。

  但值得一提的是,金地董事长凌克早前曾强调,作为一个股东结构较分散的上市企业,有必要从制度上防止恶意收购。

  因此,在金地现有的公司章程中已做出相关规定。根据金地董事会章程第八十二条中规定,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0%以上股份,且持有时间在一年以上的股东、上届董事会五名以上董事可联名提名下一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如此一来,在现有的金地董事会章程规定下,生命人寿若想取得最终管理权,仍需在现有董事会章程制约下慢慢进行。

  早前4月8日,金地也适时的公告了第七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名单,其中9位董事候选人中,生命人寿和安邦保险已分别占有一席。

  另外,上述分析师也补充指,如果生命人寿完成30%全面要约收购,生命人寿可提起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去改变董事会章程,但在特别股东大会现场,需有三分之二的股东表决通过。

  “招保万金”中的金地

  即便金地“船长”凌克早有预见,已制定严密的公司章程防“野蛮人”入侵,但生命人寿与安邦保险来势汹汹已是定局。

  同样,曾经被誉为A股四大地产龙头之一的金地,如今处于一线房企被围猎之列也是事实。

  资料显示,金地集团初创于1988年,1993年开始正式经营房地产。2001年4月,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随后金地集团建立以上海、深圳、北京为中心的华东、华南、华北的区域扩张战略格局。

  在鼎盛时期,金地与万科、招商、保利齐名。2004年,金地集团、招商地产、保利地产、万科的销售额分别为31.7亿元、34.7亿元、45亿元、76.6亿元,彼此间销售规模也相差不大。

  2010年,万科销售额达1026亿元,保利销售额660亿元,金地销售额约为280亿元,约为万科的1/4,不足保利的一半。

  目前,截止2013年度末,万科销售额已达1709亿元,保利销售额1252亿元,金地450亿元销售额略超招商地产的销售数字432亿元,低于后起的碧桂园1060亿元、恒大1004亿元的销售业绩。

  就金地近些年较为中规中距的发展,外界分析大多数认为,这与近年来金地的战略定位、管理层作风谨慎不无关系。

  其中,战略定位主要是指,早前金地的定位是改善型买家以及豪宅别墅,在宏观调控下,高端战略定位受到较大影响,因此也导致了金地这几年的发展速度与规模都被万科等企业拉开了距离。

  金地管理层救生圈

  目前,在凌克、黄俊灿为首的金地管理层带领下,金地虽然发展较为平缓,但行事稳健,一直在按自己既定的路线发展。

  然而,金地一直以来股权都较为分散,此前第一大股东为福田投资,其余股东多为基金管理公司,而这一情况或也为今日险资的增持埋下了伏笔。

  不过,或也正是这一劣势,让金地管理层已提前构建好了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平台。

  例如其在国内发展的同时,也通过收购建立了海外发展平台金地商置集团有限公司,并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达到管理层持股的目的。

  2013年5月20日,金地商置发公告宣布,向若干合资格人士授出4.65亿份购股权,以认购公司每股面值港币0.10元的普通股。

  在所授出的4.65亿份购股权当中,1.74亿份购股权授予公司七名董事,分别为执行董事凌克,获授购股权数目4950万份;执行董事兼主席黄俊灿,获授购股权数目4350万份;执行董事兼财务总裁韦传军,获授购股权数目3250万份;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徐家俊,获授购股权数目3910万份;独立非执行董事许照中,获授购股权数目300万份;独立非执行董事蒋尚义,获授购股权数目300万份;独立非执行董事胡春元,获授购股权数目300万份。

  而在今日金地逐渐被险资控股的当下,金地商置这一平台,也被外界看作是今后金地管理层的退路所在。

  目前,金地商置的发展已步入快车道,2013年8月18日,金地商置宣布,发新股12.73亿港元收购控股股东项目,收购事项完成后,金地商置将拥有沈阳滨河东物业51%权益、西安唐华路物业全部权益、西安雁翔路物业51%权益、宁波长丰物业50%权益、天津辛庄物业50%权益、北京门头沟物业50%权益。

  2013年8月27日,金地商置全资附属公司銮盛投资于公开土地拍卖会上分别以3.29亿元及3.54亿元成功投得2幅地皮;2013年12月12日,金地商置又以6.7亿竞得沈阳一商住用地。

  从目前来看,金地对金地商置的投入还在不断加大。除了不断获取土地之外,人事方面的布局也是金地管理层颇下功夫的环节,比如最近,金地商置便引入了前万达副总裁王寿庆,任商管公司总经理。

  据了解,王寿庆1994年正式进入商业地产领域,其曾任万达副总裁、创鸿集团执行总裁等职务。

  早前金地高层曾明确表示,从中长期来说金地商置会致力于开发高质量的商业项目。因此,此次引入商业人才王寿庆或主要是看重王寿庆商业方面的能力。



(审校:刘满桃)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