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陈业 因土地资源稀缺,多数房企都想从深圳土地中分一杯羹,而因旧改项目,争的“头破血流“的案例也不在少数。
不过,以前多是竞争对手间的争夺,而此次却是康佳与大股东华侨城之间的内部暗战。甚至,在争夺过程中还传出康佳或引入第三方腾讯入股的传闻。
而对于这场内部斗争,相关分析认为究其原因,主要还是高额的土地项目利润所致。
就康佳总部厂区城市更新开发主体争议事项,康佳集团于4月21日晚间公告,仲裁庭商仲裁院秘书处定于4月30日上午九时三十分在深圳国际仲裁院所在地进行第二次开庭审理。
公告同时指出,本次仲裁可能需要经过仲裁庭多次开庭审理,仲裁庭给出仲裁结果的时间目前尚不确定。
“一块地”引发的仲裁
根据康佳早前披露的信息显示,康佳集团于1998年取得康佳总部厂区城市更新项目的产权,该产权证为编号 “深房地字第 4000012750 号”的行政划拨房产证。
后来,康佳总部厂区于2011年被深圳列为城市更新单元规划范围,并确定该项目的拆迁用地面积为3.72万平方米,开发建设用地面积为3.72万平方米,计容积率建筑面积为26万平方米;
同时,还确定项目的定位及改造目标为:集研发、办公、商业等多元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或是基于康佳拥有该项目的房产证,康佳申请作为该项目的唯一开发主体。
但对于康佳申请作为项目的唯一开发主体,作为控股股东的华侨城却提出了反对意见。并表示康佳集团取得的房产证,使用年限从1985年1月11日至2015年1月10日,说明该房产证不含地价和土地使用权,仅为证载的8个地上建筑物业的产权。
同时,华侨城还透露,2003年华侨城集团公司与深圳市政府有关部门签订了用地协议,一揽子解决华侨城片区用地问题时,工业用地部分计价的土地面积合共21.04万平米,其中包括该项目用地。即华侨城集团公司在2003年缴纳该用地协议的地价款时,已为该项目用地交纳了地价款,所以项目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归属华侨城集团公司。
对于上述地块的最终权属,深圳业内林晓华表示,根据相关条例,土地最终的拥有人应是土地款的最终缴纳者。
“而若土地是工业用地则需另当别论,因为在工业用地转变为商住性质用地过程中,其性质已经改变,这时候就需看谁先补缴地块的差价”。
值得注意的是,若就目前土地款的补缴情况来看,康佳或先走一步。据康佳今年3月7日的公告显示,经申请深圳市有关部门同意康佳先行缴纳康佳总部厂区城市更新项目的土地款项。
根据公告,康佳需缴纳的资费总额为14.92亿元。付款方式为分期付款,于2014年3月20日前付4.88亿元;于2015年3月5日前付10.04亿元。
此外,公告还透露,康佳总部厂区开发主体争议已提交仲裁,如仲裁机构认定康佳集团无权作为该项目的唯一开发主体,则由康佳集团和华侨城集团根据双方谈判形成的合作开发方案。
而这也是外部认为最有可能的一种解决方案。
华侨城、康佳暗战
一方面是因项目的权属之争而对簿公堂;另一方面,康佳因近年来产品单一导利润越来越低,其对华侨城的贡献越来越小,市场关于华侨城将出让康佳股份的消息近年来亦不绝于耳。
对于上述消息,相关分析认为,在康佳利润低下情况下,华侨城出售康佳股份消息或也并非空穴来风,而目前未出售或主要还是基于康佳总部厂区城市更新项目这个蛋糕让其“抱”在了一起。
据相关分析预计,康佳总部厂区城市更新项目一旦入市,未来预计可带来超过20亿元的开发利润。
虽然华侨城是否存出于低利润回报而有意出售康佳股份想法还很难说,但就目前来看,双方就康佳总部厂区项目开发主体争夺较劲已是事实。
日前,市场就有腾讯拟以战略投资的角色入股康佳的消息传出。对于这一消息,康佳发公告否认并表示“截至到目前为止,本公司没有与任何机构或个人商谈任何资本层面的合作。公司大股东华侨城集团公司目前无意让出康佳控股权。”
但市场分析猜测,这或也不排除康佳有意引进第三方投资机构,维护自身在董事会权利,以便在包括确定康佳总部厂区城市更新项目开发主体的抉择等决议案中,获得更多董事支持的可能。
分析续指,华侨城虽然是康佳的大股东,但仅持有19%的股份,这比例或也无法完全左右深康佳的未来。
另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最终开发主体待定,但该旧改地块若是由华侨城开发,那无疑能增厚华侨城未来的业绩空间和增加优质项目。
据了解,目前华侨城资金状况为近几年最优,能为新一轮扩张提供基本的资金支持,但市场近年土地获取成本加大,拿地难度大大上升。华侨城自去年在福州、重庆以及深圳大鹏项目签约后,已久未有土地项目进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