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家网”上线 招商地产的互联网思维
作者: 彭飞     时间: 2014-03-11 03:02:14    来源: [ 观点网 ]

"到家网"的打造,是招商为客户提供更多服务并籍此发展社区商务的新举措,更是在互联网金融与社区金融方面的有益探索。

  观点网 彭飞 万科的"互联网取经之旅",已然在房地产行业内掀起了一股建立互联网思维的浪潮。而与高调的万科相比,招商地产则早已跨出了互联网思维的第一步。

  据招商地产相关负责人透露,作为招商地产的旗下企业,招商局物业在2010年以前就已意识到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对传统物业服务带来的冲击。

  因而从2011年开始,招商局物业联手"家e通"公司,先后在深圳选择招商兰溪谷和招商海滨花园等住宅项目开展智慧服务试点活动。

  2012年,招商局物业又正式启动了数字化服务平台--"到家网"的研发工作,并于2013年在深圳海月住宅片区和新时代广场成功试点上线运行。

  "到家网"上线

  作为招商地产在互联网方面的探索,"到家网"已初步实现了"数字化、集成化、智慧化"的服务应用,成为打造"线上+线下"并举的新型物业服务模式。

  据招商地产介绍,"到家网"的主要功能模块有:物业服务模块、文化服务模块、康体服务模块、生活服务模块、以及社区电子商务模块等。

  而在基本的社区生活服务方面,"到家网"还集成了衣、食、住、行、游、娱、购等居家生活服务功能。

  据首个试点"到家网"的海月住宅片区负责人介绍,通过该平台,小区业主不仅在日常的物业服务方面更为便捷,同时还可以享受小区周边商家的一定优惠。

  另外,在目前更为热点的社区金融方面,"到家网"除一般物业服务系统所拥有的功能外,最大的亮点是整合了招商局集团旗下的招商银行、招商证券、美伦酒店等,从而形成业务协同和服务联动。

  对于这种协同效应,招商地产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可以联合集团内房地产、商业、酒店、金融、交通、通讯、物流、公共事业等业务单元,通过资源配置和服务联动,共同为客户提供独具特色的"招商系"服务,既为客户创造价值,又能促进集团各项业务的协同发展。

  其中,在与招商银行的合作方面,"到家网"不仅能提供网上支付服务,还能开展社区银行、社区理财服务,共同为招商局物业客户发行"联名贷记卡"或"联名信用卡"。

  当时就有分析指出,此举是招商地产在整合集团合力,为客户提供更多服务并籍此发展社区商务的新举措,更是在互联网金融与社区金融方面的有益探索。

  而作为"到家网"的运营者,招商局物业目前的服务区域已覆盖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西部新兴城市群等经济圈,合同管理面积约3000万平米,在管项目约近300个,服务客户总人数超40万人。

  并且,招商局物业的服务范围还覆盖了甲级写字楼、中高档住宅、城市综合体、高新工业园区、大型公建、及商业地产等不同类型的物业形态。

  对于今后"到家网"的进一步发展,招商地产相关负责人谈到,目前已经运用到了公司旗下的大部分住宅项目,而随着系统的不断完善和成熟,今后将逐步运用到其他物业类型。

  招商的互联网思维

  其实对于传统的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如今的互联网已不仅是一个新的命题,更是一个有力的挑战。

  早前在谈到开发商与互联网的联姻时,相关房企高层曾表示,首先这是一种姿态,开发商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日益变化的时代;其次,这也表明开发商正在积极探寻与新产业相结合的可能性;此外这也是房企忧患意识的体现。

  而对于招商地产在互联网方面的探索,该公司负责人则认为,这是公司将互联网作为一种手段和方式,从而扩大向客户服务的范围,诸如已试点上线的"到家网"住宅社区。

  该负责人还提到,其实对于房地产开发商而言,数量巨大的业主群无疑是他们拥有的最宝贵财富,而在互联网思维下,倘若找到合适的突破口来开发这一财富,将成为房企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业务增长点。

  然而,想要将业主资源真正转变为今后的财富,就当前而言,在"触网"之后如何提高服务才是开发商要面对的现实。

  就此,上述负责人还表示,招商地产之所以尽早涉入互联网,正是考虑到要为过去或未来的业主,提供一种新型的社区服务,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从公司的角度而言,则是从单纯的开发商向新型服务商转型。

  事实上,除招商地产外,目前包括世茂、绿城、花样年等公司也纷纷结合互联网推出了"云"社区服务、O2O等新商业模式,尽管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仍然模糊,但房地产"触网"似乎已成为一种趋势。



(审校:武瑾莹)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