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二股东与李超人 中航地产急寻合作商业避险
作者: 陈业     时间: 2014-02-26 02:29:01    来源: [ 观点网 ]

或正是出于自身身资金实力不够,中航地产在商业发展方面也多次引入合作方来扩大规模。

  观点网 陈业 中航地产日前宣布,其实际控制人中航国际近日完成股权变更,引入北京普拓瀚华投资管理中心为中航国际并列二股东。

  股权变更完成后,中航国际的股东持股情况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占62.52%股份,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占14.31%股份,北京普拓瀚华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占14.31%股份,中航建银航空产业股权投资(天津)有限公司占8.86%股份。

  据了解,于2012年7月,中航工业与中津创新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受让后者所持有中航国际14.31%的股权。而此次股权变更,是中航国际在被原并列二股东中津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抛弃以后,再度迎来并列二股东。

  尽管股权有所变更,但中航国际还是中航地产的实际控股人,而新引入的北京普拓瀚华投资管理中心则可能成为中航地产的投资者。

  就此,相关分析认为,这对目前将业务重点转型到商业地产上的中航地产而言,正是其急需的。

  商业险道

  “中航地产的商业起家是倚靠于天虹这个品牌,现在天虹上市了,中航地产只是一个股东,且现在天虹已经独立运作,未来能给到中航地产的支持有多少,已经很难说”。深圳一业内人士认为。

  据了解,中航地产正式宣布从住宅地产开发向商业地产公司转型的时间为2007年,也正是于2007年,中航地产宣布将商业地产作为其业务的核心,并确立了围绕“商业+酒店+中高档住宅”的综合体项目开发的发展方向。

  在上述人士看来,虽然中航地产具有央企背景,但从规模来看还是一个小型开发商,在加之目前A股融资持续未开闸,其转型商业确实需要更多的资金以及更宽泛的融资渠道。

  该业内还补充表示,近些年来,中航地产对商业的投入在逐渐增多,因此资金需求也相当之大,财务报表一直不太好看。

  虽然最新公布的2013年业绩预告显示,其201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预计为4.2亿元到5.3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34%到27.89%。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报告内中航地产也明确提及,盈利增长主要为出售项目所致。

  报告显示,期内,中航地产实现的非经常性损益为1.3亿元到1.7亿元,主要是本报告期公司处理江西佳利商城新天地广场有限公司及江西佳利商城住宅开发有限公司相关事项,收到补偿金合计1.72亿元所致;上年同期公司实现的非经常性损益为2.77亿元,主要是上年同期公司新增投资性房地产为成都九方购物中心和赣州酒店,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中航地产以往在资金的投入方面,主要靠大股东中航国际的支持,或向兄弟公司借款”。

  就此次引入北京普拓瀚华投资管理中心,该业内补充认为,中航国际方面或更多的还是出于资金方面的考虑,而这间接也为倚靠大股东中航国际的中航地产提供了一条新融资渠道。

  联手李超人

  或正是出于自身身资金实力不够,中航地产在商业发展方面也多次引入合作方来扩大规模。其中,引华人首富李嘉诚入股,合作深圳中航城便是其中一例。

  根据最新市场消息得知,与李嘉诚联手打造的中航城项目,预计年中试业。

  资料显示,中航城的总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共含13个地块的建设,建成后将是集现代化商业、国际化甲级标准写字楼、商务公寓以及高档酒店群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综合商贸区。

  而据深圳业内介绍,该项目虽是与李嘉诚联手,但最终经营管理权应还在李嘉诚手里,中航地产仅提供了一块历史地,虽然中航地产还留了一块,拟造九方城,但现在还未完成成型。

  “在寸土寸金的深圳,若不是出于自身资金实力的不足,或也不会将地皮让出”。

  正因为中航地产的资金问题,以及开发商业地产所需的投入甚大,中航地产近几年的商业地产道路走得并非一帆风顺,为缓解公司项目开发高峰期短期流动资金的紧张,还曾不惜借道高风险信托,以补充公司短期流动资金需求;也曾为筹钱出售旗下南昌中航国际广场部分资产得到3080万元的现金。



(审校:刘满桃)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