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
观点杂志 >
特别报道 >
>
正文
大城小镇第一篇:厂子里的“跃进”
作者: 武瑾莹     时间: 2013-04-27 23:02:44    来源: [ 观点网 ]

对于老杨这种在国营企业工作了一辈子的退休老职工,或许以前从来没有想过,房子有一天要自己买,而且这么贵。

  观点网 武瑾莹 临近春节,天气一如既往看不见冬日和煦的阳光。在潮湿多雾的四川,大部分的时候,天空中都不会有南方那般明媚的太阳。

  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即将到来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期待和喜悦,几天来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年味”。

  四川省绵阳市和中国大多数地级市一样,城市规模中等,人们的生活相对缓慢而宁静,而过年绝对是一年中最大的事情。

  老杨的电梯房梦

  大年三十前的下午,在最近一年养成了逛超市习惯的老杨闲来没事又走进了小区对面那个新开张约一年的超市散步,顺便看看有没有什么特价的好东西可以买回家。

  其实,老杨家小区对面的超市开业时间并不算长。除了超市之外,这里已经是一个中型的购物中心,电影院、餐饮店和其他的零售品牌入驻了这栋四层高的商场。

  商场是老杨家小区对面新开发的住宅小区长虹国际城的配套商业部分,在超市的旁边,更多的是新建不久的高层住宅。这些住宅看上去和中国现在所有在建的楼盘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二三十层的电梯房,70-130平米左右的面积。

  过去几乎不逛街的老杨现在最大的爱好除了带小孙子就是到对面超市转悠,常常捧回一堆“便宜货”的老杨这次却空手而出。不过,他并没有回家,而是径直走向了旁边的楼盘销售中心。

  虽然明天就是春节,但销售中心依然在上班,不断有人进进出出,而销售中心里面还有不少人在和售楼顾问交流。老杨背着手慢慢走到了沙盘旁边,一个售楼顾问立即上前接待并进行讲解。

  据售楼顾问介绍,在售的是长虹国际城第二期的最后一栋单位,从不到80平米的两房、小三房到120方米的大三房都有,至于价格因春节回报客户,折后均价约为5900元/平米。

  售楼小姐的说辞老杨早已倒背如流,从第一期项目销售开始,老杨已经到这个售楼中心来了好几次,也问了好几次。

  老杨客气地道谢之后,又慢慢地走出了售楼中心,这次他终于是往回家的方向前行了。一路上,老杨的神情显得既期待又有些兴奋。

  和长虹国际城明显不同的是,仅相隔不到十米的马路对面老杨家所在的小区,还是长虹厂的家属小区,距今已经有差不多半个世纪的历史了,而老杨家的房子也是三十多年前分配住进去的。

  一条街道,左右两侧却已是不同的时代。

  对于住了三十多年不足三十平米老房子的老杨来说,住进像马路对面那些宽敞、明亮的大房子是一个梦想。但老实巴交的老杨在长虹厂干了一辈子,老两口之前都是普普通通的车间职工,收入完全就是厂子里发的固定工资和偶尔一点点奖金,如今已经退休的老两口都是领着不到两千元的退休工资。

  在这样的收入水平下,自己掏钱住进对面那些几乎6000元/平米的房子,显然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美梦。

  不过,值得安慰的是,或许因对面由拆迁了厂房改成的住宅卖得太红火,厂里已经决定将老杨现在居住的这片老家属区也列入拆迁修建新住宅的计划之中,而像老杨这样以前居住在这里的厂里职工,到时都会分到一套新房作为补偿。

  这或许是老杨唯一可以住上新房的希望,更让老杨高兴的是,听说2013年拆迁会正式开始。

  老杨盘算着,再过两三年自己也可以住上对面那样的电梯房了,到时候自己之前只能看着“过过瘾解解馋”的房子就能成真了。

  跃进:农田-工厂-住宅

  对于老杨这种在国营企业工作了一辈子的退休老职工,或许以前从来没有想过,房子有一天要自己买,而且这么贵。或许也从来没有想象过,这条曾经支撑了绵阳工业发展半边天的厂区一条街有一天会变得如此商业。

  过去,这里是驰名国内的长虹电器主厂区,而这条街,也汇集了因三线建设而来此落地生根的几家国营单位。

  解放初期,在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期后,我国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其间要新建156个国家级重点工程项目,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绵阳有幸被选中,跃进路上长虹、九洲、华丰、涪江有线电厂相继动工。

  1958年,这里还是一片田地,因四家军工企业要搬来绵阳才开始正式命名、动工修建,从“跃进路”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其时代的印记。而四家军工都有一个军事代号,直到现在居住在这里的人民,还是习惯性的在日常生活中以不同代号来称呼几家企业,比如305就是长虹,203是九洲,204是华丰,407是涪江有线电厂。

  当时无人想到,就是这条从1958年开始建设,后来又因“中苏矛盾”苏联专家全部撤离而差点修不成的街道,开启了绵阳这半个世纪的工业发展之路。

  1960年,前苏联撤走了全部专家,四家工厂的设计由这些工厂职工自行完成;1964年,为四家工厂服务的404医院筹建,跃进路从此有了今天四家工厂、一家医院一字排开的基本布局。

  而马路对面则是几家工厂在1970年之后各自修建的家属区,也涵盖了负责职工“衣食住行”的必需场所。以长虹厂的小区为例,里面除了所谓的“将军楼”、“单身楼”等满足不同人群的居住楼外,还有幼儿园、小学、灯光球场、理发店、肉食品供应点等等。

  更有特色的是涪江有线电厂给职工们修建的“百号楼”。不过,现在已经没有人还记得这个名字了,因这几栋小楼都是用红砖搭建并没有粉饰外墙,还用红砖拼出了“毛主席万岁”、“大海航行靠舵手”等醒目的红色标语,更多人把这几栋直接叫“红砖房”。

  这几栋红砖房极具特色,其楼房墙壁立面直接紧邻人行道,这样的格局在中国城市里并不多见,有人称,这种场景以及格调的房子印象中在德国城市还可以看到。

  尽管住房条件并不算好,但厂子里的职工都很骄傲。“只要进了工厂,生老病死都有人管。”工厂员工不担心买房,不担心子女入学、生病和养老。当时,这条街上的职工一个月可以拿到30多块钱,而走出跃进路,相同年龄的人一个月只能拿20多块钱,这样的差距令人羡慕。那时候,绵阳姑娘最大的理想就是找一个说普通话的跃进路上的小伙子谈恋爱。

  70年代末,跃进路的四家工厂有职工万余人,而当时的绵阳还是一个小县城。

  上世纪80年代初,伴随国家政策的调整,军工产品需求大幅减少,跃进路期盼的计划订单总是姗姗来迟,于是四家企业开始自谋出路。

  从后来看,发展最好的是长虹。因走上了生产电视机的道路,长虹在90年代中期发展至顶峰,成为中国的“彩电大王”,并因一句“以扛起民族工业为己任”的广告语而形象大涨。

  上个世纪90年代时,在这条有四家工厂的街道上,甚至整个绵阳市,长虹厂那件灰蓝色的工作服都成了一种荣誉的象征,若是穿着胸前背后印有“长虹”字样的工作服走在街上,惹来的全都是羡慕的眼神。

  进入21世纪后,长虹的表现平淡了下来,同时也将大多数现代化生产车间搬至开发区更大更新的厂区。而跃进路4号,作为长虹这个品牌诞生并走至辉煌的地方已经无法承担更多更重要的任务了。

  绵阳也逐渐从一个县城发展为人口近500万的四川第二大城市,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跃进路所在位置也从过去的城郊变成了最靠近市中心的地区之一。

  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的热浪也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蔓延,看着别的家电企业加入了房地产开发的队伍,长虹置业的成立也是理所当然。

  于是,长虹老厂区在拆迁之后变成了“长虹国际城”,邻居九洲也在绵阳科创园区修建了新厂房,涪江有限电厂已也修起了楼盘,案名“跃进路1958”,现在唯一还坚守的华丰撤离也是早晚之事。

  昔日的郊区已经在五十年岁月中变成闹市,在绵阳市城市规划里,这里将建成高档住宅小区。而像老杨这样在下乡之后从各个地方分配到厂子里,并大半辈子挤在厂子的福利房中的老工人,也终于可以借此机会体验不同的居住感受了。

  序 中国城镇化之特别报道:大城小镇

  大城小镇第一篇:厂子里的“跃进”

  大城小镇第二篇:大城市与大房子

  大城小镇第三篇:城里人的城镇化

  大城小镇第四篇:天门结婚记



(审校:刘满桃)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