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博鳌房地论坛,2012博鳌房地产论坛
宋卫平:绿城的逃荒年代
作者: 梁嘉欣     时间: 2012-09-11 03:41:04    来源: [ 观点网 ]

“我们只是一个中型房企,经过这一役,我们也知道企业的脆弱。”

  观点网 梁嘉欣 9月10日是教师节,恰好是教师出身的宋卫平,在这天召开绿城媒体恳谈会,与外界畅谈他对产品的理解,对行业的忧虑,对绿城的发展看法等等。

  绿城物业服务、工程质量、规划设计、销售服务、企业形象、业主忠诚度六项,加上居民居住满意度均排名行业第一,让宋卫平颇感欣慰,毕竟这起码是对其一直以来坚守做好产品的肯定。

  他最大的期望,就是绿城能持续盖好房子。“总有一天绿城不再是第一。希望有人能跟上,希望有另外一个企业来做这个满意度调查第一的发布会,虽然不知道要过多少年之后。”

  宋卫平称,如果把满意度看成是语文,那么经营则是数学。“我们语文成绩第一,可惜我们数学不及格,也就是经营不好。不过,这数学题出的有点偏,不然我们也应该不错。”

  虽然语文成绩相当满意,绿城数学成绩也在今年内补考及格,但宋卫平依然对此前一年多以来煎熬的日子耿耿于怀。

  “逃荒”之后

  宋卫平直陈,绿城不具备赚钱的能力。“按照我们的聪明才智,应该能够想到有这么一天,但我们对未来对市场还抱有幻想,很天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

  宋卫平透露,在2009年至2010年间,绿城花了300多亿拿地,但现在这些项目已经处理了三分之一,“这在我们内部叫卖儿卖女,这个过程非常惨痛,因此现在来看,我们过去还是不够聪明。”

  经过此前一段时间的项目腾挪,绿城已处置了20多个项目,由合作伙伴来“抚养”,但绿城依然还有80多个项目在手。

  回望那段合作调整时期,宋卫平自嘲为“逃荒年代”,他感慨道,这是一个非常惨烈的过程,但总好过全部都死掉,现在至少今年下半年不用再伤脑筋。

  “我现在感觉轻松很多。”宋卫平指出,绿城资金情况最惨的时候出现在去年,手上的资金仅有几千万,而现在则手持20多亿的现金,“穷在债里,如果没有债更好。”

  在引入九龙仓、融创以后,绿城的经营状况已经得到较大的改善,截至今年6月底,绿城的资产负债率已由去年年末的148%下降至93%左右,据介绍,随着九龙仓、融创资金的到位,截至目前绿城的负债率已降至60%左右,希望在今年年底能保持在65%左右。

  绿城集团副董事长寿柏年表示,负债率已不是绿城的主要问题,但今后项目再转让或者合作可能性较大,毕竟现在的贷款量还比较大,仍需要再做调整。

  “我们只是一个中型房企,经过这一役,我们也知道企业的脆弱。”宋卫平称。

  他开始不再追求规模。“脑子有毛病才做那么大!”宋卫平总是语出惊人。

  “傻瓜才做大,这种环境不适合做太大,融资成本又那么高。除非你去医院做手术,把心换成钢铁的。以前要做大,是因为我年轻!”宋卫平还呼吁媒体帮他带话给孙宏斌,奉劝老孙不要做那么快那么大。

  他指出,在市场环境不好的情况下盲目做大并不好,有可能会影响到房子的质量,而绿城对客户又是相当地看重。

  龙湖地产经营得很出色,吴亚军有一次路过杭州,我请她吃饭,我发现女人当家是比较好的,她们会管钱,在经历调控的时候还能挺过来,真的不错。

  所以,绿城也不抄底。“我以前喜欢去看地,现在我能不去就不去,要不然又想去拿地。”

  当然,目前绿城的土地储备量也非常充分。寿柏年表示,尽管绿城减少了8%的土地量,但仍有3000亿的土地在手。

  不过,宋卫平也坦言,在宏观调控笼罩的氛围下面,买地是很艰难的事情。宁愿公司越做越小也不要买地,除非市场恢复到市场基本属性局面。“我们差点死在买地上面。”

  一家“破公司”

  “企业越做越小的时候就去做保障房,去做农民安置房,去帮别人做房子。”

  宋卫平透露,未来三年绿城的关注点将放在在养老产业和农业,但不想再碰酒店等商业物业。

  他表示,假若市场环境不好,就不能用充沛的销售现金流来带动未来长期的投资,如此一来城市对公共设施的投入就会出现问题。

  “我们以前做了酒店,把一些好品牌尽可能放到一个城市里面,提升城市公共商业的品质。但是现在不行,房地产不要说做城市综合体,能够活下来就不容易。”

  宋卫平把主要精力放在养老地产和农业上,包括转移部分资产也是为发展养老地产做准备。“必须做好的是养老,可能做好的是农业。”

  养老地产方面,宋卫平透露,可能与普通住宅开发模式无异,但会更加注重对老年人的服务,目前正发展50万平的养老地产项目,预计两年后可交付使用。

  至于农业,宋卫平称,目前绿城已与农科院签订了3年合作协议,并将在其老家嵊州做5000亩农场,以观赏性植物、经济类作物养殖为主。

  宋卫平表示,农科院的技术在国际上都很先进,但研究成果在现实转化中不足,因此,这次合作等于有了最棒的科技团队的支持,“我们试试看,能做多远。”

  他更透露,不久之后,绿城现代农业公司就会挂牌成立。“我们要做真正的‘地产’,土地上面产出来的。”

  “我们做农民去,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十几年之后,做到几十万亩、甚至几千万亩,能够影响到周边的农业,目前,在农业方面,还没有出现数一数二的公司。”

  当然,宋卫平也不会放弃房地产主业。“我们真的是一家破公司!”宋卫平并不讳言。

  在引入九龙仓以后,宋卫平就决心要对绿城的经营模式做出改变,把品质做得更加稳定。其称,绿城接下来将花几年时间在标准化上下功夫。“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做,但力度不够大,不够系统,不够完整。”

  不仅如此,“我们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对公司员工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结合标准化的建立进行,我们一定花三、五年的时间,向日本和德国的企业学习,建立更高的行业建筑标准,全面提升房屋的品质。”

  九龙仓和融创

  谈及合作,免不了要提及那两位新伙伴--九龙仓和融创。

  在宋卫平的眼中,九龙仓这位“同盟军”对绿城而言更像是根救命的稻草。“去年10月我们就开始找同盟军,跟很多企业都有谈,结果扯了半年都没谈成,当时公司已经很危险了,只能逮到一家算一家。”

  所幸是,九龙仓与绿城双方一拍即合,不到半月时间便成功牵手,九龙仓正式成为绿城的第二大股东。

  “他们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包括财务管控、稳健发展、敬业、商业经验等等。像大型购物中心,空间结构各方面他们比我们内行。他们的副总董事长周安桥比我们年纪大,但比我们敬业、勤快得多,常常来跑业务。他们的一把手吴光正先生也非常敬业,是愿意把工作带回家工作的人。”

  宋卫平对九龙仓这位“可遇又可求”的伙伴相当满意。至于“可遇而不可求”的融创,宋卫平则认为是“非常靠谱”。

  尽管宋卫平对孙宏斌做大的决策看法有所保留,但并不吝啬对其的赞叹之情,两位皆是真性情之人。

  “他跟我打交道的时候我看到他很多诚恳的东西。但我也看到他跟别人打交道,去忽悠人家,或者转移话题的时候他又很高明,高明的让人家感觉不出来。他看上去是北方人,但是他比南方人还精明。”宋卫平笑道。

  不过,宋卫平依然认为孙宏斌底子上是个性情中人,对更靠谱的人他会更靠谱,而且效率非常高,“我的很多项目他接收了以后马上就修改开发,什么时候做出来都盯得非常紧。”

  “我很惊讶地发现,这个环节里面有他自己亲力亲为,开会他会自己参加,说得头头是道,业务理念一点都不比我差。我认为有这样一个合作伙伴基本让人放心,如果你很诚恳地邀请他,他一定会给你回应。”

  宋卫平透露,现在与融创合作的项目都是听孙宏斌的,但如果两三年后,这个公司做得不好,绿城就把项目拿回来。



(审校:刘满桃)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