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武瑾莹 绿城九龙仓宣布买卖之后的第一个股票交易日,此前股价一直萎靡不振的绿城表现亮眼。
截至下午4时收盘,绿城涨幅32.523%,报价7.090港元。
而交易的另一方九龙仓的表现就没有这么吸引人了,在上午开盘之后,其股价甚至一度出现下滑。午后才开始反弹,最后截至收盘阶段,涨幅2.207%报价44.000港元。
“荀价”入绿城
6月8日下午,杭州玫瑰园度假酒店,宋卫平宣布,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以25.5亿港元的股份及25.5亿港元的换股债,向九龙仓融资约51亿港元。
根据合作协议,绿城掌门人宋卫平的股份将由此前的33%下降至25.4%,而九龙仓的股份由原先的 2.1%增加至24.6%,成为绿城第二大股东。此外九龙仓还将获得两席绿城非执行董事席位和一席绿城投资委员会席位。
此外,九龙仓还将认购本金为25.5亿港元的可换股证券,初始兑换价为7.4港元/股。认购完成后,如果可换股证券全部转为绿城股份,九龙仓将持有绿城大约35.13%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而协议还提到,从第一批新股认购完成起为期五年,宋卫平及寿柏年必须作为董事及或高级管理层向绿城提供服务,如果离职,将不受2年限售协定的约束。
根据协议,九龙仓3年内不可以把该批可换股证券换股,因为绿城准备3年内赎回,所以九龙仓不可能成为第一大股东。“虽然理论上及数字上九龙仓有可能成为最大股东,但相信绿城能在5年限期内赎回有关可换股证券。”九龙仓负责人吴天海也如此表示。
6月11日,亦是该笔交易宣布后的首个开盘日,绿城股价大涨,有分析人士称,这是显示了投资市场对绿城与九龙仓此次交易的认可。
然而,与大多数专业人士认为绿城在此次交易中收获匪浅的态度不同,对于此次九龙仓在交易中的评价,分析师给予了保留的态度。
瑞信以“盗窃”来形容交易,认为若非绿城面对财困,九龙仓难以“荀价”入股,预计交易可带来30%的股东回报率,每年亦可收取至少9%的债券利息。
瑞信还认为,交易会令人对九龙仓扩展内地楼市策略感到困惑,因管理层从未透露有意入股内房股,交易亦不会令九龙仓增加土储,连同九龙仓系早年入股远洋地产逾5%股权,令人质疑集团是否打算变身成一家内房股投资基金。
抄底内房
对于九龙仓,多家券商甚至下调了评级。
瑞银对九龙仓的入股这家负债高企的公司则存疑,指计及绿城负债的话,九龙仓负债率将由28%上升至33%。
交银国际则发表报告表示,估计九龙仓在支付海运大厦地租续约及购买绿城股份后,还有170亿港元的现金余额,交易也有助九龙仓加快投资发展内地房地产市场的进度。
事实上,入股绿城之后,九龙仓在内地的布局似乎大大加强,而这也成为众人对于九龙仓最为关注的焦点。
从2007年前后,“最后一家进入内地的香港房企”九龙仓,这些年在内地的发展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其在成都、珠三角的确的布局,甚至比一些早已入内地市场多年的港企如和黄、新鸿基等还要更多。
同时,这些年在内地的发展过程中,九龙仓也选择了与多家内地房企合作, 比如与招商地产合作开发佛山项目,也与中海在重庆有大型楼盘开发。
不过,在此之前,九龙仓与招商及中海的合作都是以项目合作开发的形式进行,而介入房企的股权架构,却是此前甚少发生的事情。
在入股绿城之前,九龙仓唯一有进行股权投资的公司只有远洋地产。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5月完成最新一次增持之后,其持股数也不过6.02%。
九龙仓此次一举将绿城的持股量从2.1%增加至24.6%后,多数分析师认为九龙仓在内地的布局模式或许已经有了明显调整。
对此,高通智库研究部总经理张宏认为,此举倒也不难理解,毕竟现在内地房企在调控之下压力倍增,很多房企内忧外患,而香港企业在资金实力、融资渠道上都比较有优势,。
张宏称,在行业出现调整之后,已经有多宗案例表示港资企业在收购内地资产或项目。
上述人士表示,九龙仓目前的确是战略投资者的角色和模式,但以后会如何发展都不好说。
进退九龙仓
在这场交易中,以后影响两家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或许就是那笔25.5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
专门进行债券分析的标普分析师符蓓称,对绿城发起的可转换债给予正面的看法,并表示市场上传出的9%的利息如果属实,也是绿城可以接受的水平。从以来经验来看,绿城似乎是有信心可以在期内赎回。
而对于九龙仓,符蓓显得不确定很多,她推测九龙仓可能并不满足做一个单纯的股权投资者角色。“通过可换股债券,九龙仓是可能成为绿城的第一大股东,届时绿城就会变成九龙仓旗下的一个公司。”
寻找到一个好时机,以51亿港元超低价进入绿城或许只是第一步,对于九龙仓来说,的确是一步好棋。
有分析称,目前的状况是,九龙仓处于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位置上,如果绿城经营不好,九龙仓可顺理成章吞下这个在业内品牌知名度颇高、布局也颇大的知名房企,即使不能将绿城收归旗下,九龙仓也可以享有超过30%的股东回报率。
事实上,精打细算、走一步看两步向来是港企的风格,而与绿城来往向来不算紧密的九龙仓,恐怕也不仅仅是扮演一个“救世主”的善良角色。
毕竟,以现在九龙仓及其母公司会德丰过往的历史来看,其主席吴光正及前任老板船王包玉刚几十年前就已经纵横商海。而九龙仓就是包玉刚硬生生击退华人首富李嘉诚,从其口中夺下的企业。
也有分析师认为,如果九龙仓真的想成为绿城的掌舵者,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绿城的财务非常复杂,合作项目太多,与别的企业牵扯也非常多,如果九龙仓进入,那么复杂的债务关系恐怕会带来一定的“麻烦”。
其举例称,上实收购中新、路劲基建拿下顺驰,都因为复杂的债务导致后面好几年都身陷其中,牵扯不清。
当然,对于港资大鳄商界老手九龙仓来说,是否会因为这些“小麻烦”而停止上位,做一个单纯的股权投资者,还需要观察三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