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博鳌房地论坛,2012博鳌房地产论坛
观点网 >
访谈 >
全国 >
公司 >
正文
SOHO京沪难题 老潘香港股东会现身解读
作者: 曹萍     时间: 2012-05-21 04:21:21    来源: [ 观点网 ]

“存准率下调0.5后的一两天内,我们大概成交了1-2个亿,”老潘如是称。

  观点网 曹萍 一向以危机公关和网络营销著称的潘石屹这次遇上了对手,重庆美全置业近来的屡屡高调“挑衅”,实在出乎他的意料。对此,他选择“沉默应对”,“对这样一家公司你说我跟他说什么呢?”,在5月18日的香港股东大会后老潘一脸的无奈。

  望京之惑

  该事件起自5月10日,SOHO中国质疑重庆美全22世纪抄袭望京SOHO项目。

  但美全置业方面坚决否认“抄袭”,并指出项目设计灵感来源于重庆的地域特色,而非望京SOHO。

  而后,双方于5月14日各自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事实。美全置业拒绝来自SOHO方面的指责,随后还发布五个版面的广告来证明自身清白。对此,老潘颇感无语,并选择了噤声。

  不过,SOHO中国并未放弃在司法层面的努力。据老潘股东会透露,在他飞往香港之前,公司法律部已经找到一家擅长打著作权方面官司的公司。并表示,这一迅速进展皆因重庆美全置业不折不扣的高调“宣传”。

  据了解,截止目前,美全置业方面没有任何人与SOHO取得联系,却用了整整五个版面的广告标明自己“从未抄,只想超”。

  股东会上,潘石屹还透露,从去年开盘以来望京SOHO目前共完成销售70亿,不过包含去年就已经售出的40多亿。也就说是今年该项目完成的销售尚不足30亿元,而这一状态距离潘石屹设定的145亿的目标尚远。

  不过,在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给了市场现金宽松的心理预期的当下,老潘认为这直接促成了望京SOHO业绩的上扬。

  “存准率下调0.5后的一两天内,我们大概成交了1-2个亿。”老潘如是称。

  与此同时,出于对项目的信心和北京写字楼市场租金上涨的预期,老潘再次表示,望京SOHO在三四月已经提价基础上,酝酿着在5月进行新一轮的提价。

  外滩之困

  今年,对SOHO中国而言,似乎并不算是一个妙点,北京的重点项目望京SOHO身处维权之争;而被其收购了50%股权的“皇冠上的明珠”上海外滩地王项目似乎也陷入了僵持境地。

  去年年终的12月29日,在经过了38亿接手证大外滩地王40%股权的传言后,SOHO中国宣布,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上海长烨以40亿元收购上海证大及绿城持有的外滩地王项目50%的股权,而其时另外的50%股权已由复星持有。

  潘石屹当时指出,未来SOHO和复星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发该项目。并表示,SOHO中国和老朋友复星“我们未来都会合作好”,会联手在上海外滩城市创造一个地标。

  但这似乎只是SOHO中国的一厢情愿。第二天,复星就回应称,SOHO中国收购证大外滩8-1地块50%股权的交易或侵犯复星权益。若该等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复星将采取一切合适的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而后,复星董事长郭广昌尚出言回应:“光是好朋友亦不够,夫妻都会吵架”。

  此次股东会上,当媒体再次问及该项目的最新进展时,老潘的态度显得颇为强项,“对这个项目,我们现在拥有50%的股权,所以,这个东西不是愿意不愿意的问题。”

  他认为,无论是在中国内地的法律,还是根据香港联交所的相关规定,SOHO都已经走完所有的程序,对于项目如何开发,双方怎么合作,他表示“谈了好多,谈了好多次,经常在谈着”。

  以下为SOHO中国香港股东会现场潘石屹问答实录:

  提问:重庆美全置业到现在跟SOHO有没有联系过?他们最近的态度非常高调,对这件事SOHO接下来的措施是什么?

  潘石屹:就是到现在为止,美全没有任何一个人跟我们联络过。现在他们连着做了五版广告。我们决定起诉他们。原来我们的律师事务所是北京中伦律师事务所,他们在打这个知识产权、著作权方面的官司不是最强的律师事务所。我们公司的法律部同事在我上飞机之前说,他们找到了一个就是打这种著作权官司非常强的律师事务所,我说尽快吧。

  提问:对重庆美全这几天的高调,是否在您预期之内?

  潘石屹:我原想等我们把自己的声音发出来之后,美全跟着的反应应该有两个声音。

  一个说是我没抄,这也是种反应;另外一个就说是对不起,我抄了,咱们看看如何谈一谈。没想到,他做的都是炒作,所以我这两天就没任何声音了,也没说什么。你说我跟他说什么呢?

  提问:之前新闻发布会上不是说美全置业的母公司是在北京吗,他们公司有什么背景?

  潘石屹:对,北京的,他们母公司我不知道,也不认识。因为在北京有好多朋友,我就怕这个万一是个好朋友,再跟他打官司起诉的话就不太好。所以查了一下发现他们母公司在北京,但是到现在为止,美全没有任何一个人跟我们联络过。只是在微博上他们有一个美全22世纪官方微博。

  提问:之前新闻发布会上,潘总说望京SOHO项目卖了68.8亿?

  潘石屹:68.8亿是指从去年望京SOHO开盘以来到今年的销售,现在大概有70亿,因为最近也有成交。

  提问:从开盘到现在望京SOHO销售了70亿,去年卖了40多亿,算下来,今年的成交也就30亿,此前潘总说这个项目今年要完成145亿的销售,从目前这个水平来看,是否有信心完成这样一个目标?

  潘石屹:我们非常有信心,前提条件有一个,就是北京的租金都在涨,包括望京SOHO周围的住宅里面办公的房租租金的价格都在涨。这是我们能够销售好的基础,任何人购买了以后都有一个很稳定的、非常高的投资回报率。

  另外,就是望京SOHO,我们这个工程的形象会来越来越出来的。

  提问:关于外滩地王,之前复星说不愿意跟公司合作,现在最近态度怎么样?

  潘石屹:对这个项目,我们现在拥有50%的股权,所以,这个东西不是愿意不愿意的问题。现在我们拥有复兴8-1项目50%的股权,既符合中国法律所有的规定,中国法律涉及到的所有手续我们全办完了;也符合联交所这笔的规定,香港联交所所有的董事会、股东会,不管是我们的,还是对方的全都开完了。所以,到今天为止,不是说愿不愿意的事情。

  提问:您有没有具体商谈的一些内容?项目的开发谁来主导?

  潘石屹:谈了好多,谈了好多次,经常在谈着。项目开发上,肯定是共同主导。

  提问:去年一系列收购完成后,SOHO在上海的比重好像是比北京要大?

  潘石屹:现在北京上海差不多1:1。从开工面积来看,一个是110万平方米,一个是120万平方米,基本差不多。但是上海的贡献可能还没有北京大,北京还是主要的贡献源。

  提问:你们现在有没有正在进行的大型收购计划?

  潘石屹:收购计划的话我们有,可是这个联交所告诉我们这是股价敏感信息,我不能先给你说,说我想收购哪块地,收购哪块地,这个你去看看我们的公告吧。

  具体地点的话,还是会在上海和北京两个城市,别的城市都没准备去。

  提问:今天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后,会不会对你们的销售额产生影响?

  潘石屹:对我们的销售还是非常有影响的,尤其是对望京SOHO。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其实更多的是带给人的一个心理反应。就觉得市场的银根会松,大家心里就不是非常的紧张。

  所以,存准率下调0.5后的一两天内,我们大概成交了1-2个亿,整个成交额还是比较大的。

  提问:有机构统计数据称,就是1到4月,北京和上海商业地产成交下降了四成。之前SOHO中国曾提及要提价,这种成交会不会影响到SOHO的业绩?

  潘石屹:成交量下跌的话,一方面可能是没人购买;另一种情况是,没供应量。所以,这个对我们来说,像望京SOHO就是不断地提了几次价。3月份提了一次价,4月份提了一次价、5月份还准备再提一次价。

  尽管每一次提价的幅度都不是很大,可是我觉得是应该提价的,因为我们是个期房,在建的过程不断地投钱投的钱越多价格就应该越高。

  提问:SOHO中国股价被低估,为了股东利益考虑,公司有没有考虑回购股票?

  潘石屹:我想这个只是一些股东的建议。有一些股东可能愿意让我们回购,有一些股东不愿意让我们回购。我们公司听取这些建议之后,回去再研究研究。

  提问:从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4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数据来看,商品房的价格一直下跌,尤其是北京和上海的房价都跌了,您怎么看?

  潘石屹:其实这些问题你要在2011年前问的话,我可以给你说好多。就我自己的观察来看,从2011年开始,政府开始限购,所以价格到底是涨是跌,完全是政府说了算。

  从去年开始,无论是从市场的成交量,还是成交价格等这些平时市场上特别重要的信号,现在意义都不大了。政府想让跌多少就跌多少,政府想让它平稳就平稳,因为限购限价的政策同时在实施。

  提问:最近扬州、上海限购政策有一些微调的意向,会不会是调控政策要放开一点的信号?

  潘石屹:这个问题我刚才说了,我说了不算,我也没法判断。真正在房地产市场中,主角应该是开发商,他是商品的供应者。另外一部分购房人,就是购房人释放出来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声音。

  观察最近这一年时间可以看到,除了任志强还在跟唐吉诃德一样说点东西以外,剩下基本上没有开发商的声音了。

  因为这个市场上面你很难发声,现在市场上声音大的是地方政府跟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说能不能松动一点,中央政府说绝对不能反复,房地产调控不能松动,就他们的声音非常的多。至于开发商说什么,已经没法判断了。

  这个实际上就不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供求双方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表达自己对市场的判断。从目前来看的话,就这个问题任志强这个大嘴可能会跟你说几句。

  提问:您怎么看待香港市场呢?因为最近也有很多内地地产公司表现出一些信号,说在香港卖地的时候,他们也会参与竞拍?

  潘石屹:香港还是很好的吧。中国人有点钱的话都愿意到香港来买个房子,中国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总觉得香港的法治环境各个方面都比较正规一点。所以从人的心理上来说愿意在香港花钱购买物业,不过香港的房价现在也是高得不得了

  提问:是不是说作为一个相对自由的市场。即使房价高也是有人买卖的?

  潘石屹:我也没有太关注,不知道梁振英当特首之后有没有一些新的什么动作出来。

  我觉得增加土地供应是对的。香港过去许多年就没有大量的供应土地出来。香港的人口在、收入都在不断增加,要求改善居住环境的愿望也在不断增加,但政府怕负资产,就是不供应地,就使这个市场上面就非常不平衡。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