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讯:12月7日,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在谈及明年工作计划时表示,针对深圳土地资源稀缺、保障房建设速度滞后等问题,该局将进一步拓宽保障性住房供给渠道。
除了在地铁上盖物业、城市更新项目中配建一定比例保障性住房等渠道外,建议开展将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集资房、城中村村民自建房纳入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性研究。
其进一步表示,现行的城中村房屋只要稍加改造,消除环境、质量等隐患,便可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更多的房源,让城中村直接承担起公共租赁房的职责。以实现从生存型保障向发展型保障的转变,将住房保障对象从户籍低收入家庭,扩大到广大“夹心层”和各类人才,以及符合一定条件的非户籍家庭。
他还透露,深圳将借鉴广州等城市的做法尽快开展立法调研,在查处违法建筑方面,除发挥公安、建设部门的作用外,将市场监督、金融、保险、物管等部门和行业机构纳入查违联动体系。
此外,对于如何解决大量建设的保障房租售问题,深圳市住建局表示拟建立动态的需求数据库,逐步实现“以需定建”。而且希望明年能建立环保倒逼机制并推进城市垃圾减量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