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摘自观点网网友评论及留言,不代表本站立场:
观点读者对《利润率与规模:星河湾、万科销售模式之辩》的评论:
星河湾的模式没有可复制性,全国有近50家以上的企业在模仿星河湾,一样的图纸却出不来,为什么呢?因为星河湾的最大核心竞争力就是黄文仔本人。然后是规划设计中心的陈文栋,园林设计中心的梁心如,和市场运营中心的梁上燕。
没有陈文栋的室内设计,星河湾就是个风景楼盘,没有梁心如的园林,星河湾就成了酒店, 没有梁上燕,星河湾就没有这么多的人知晓,梁上燕在不遗余力的推销“跨界”营销,其实质是在做物业管理行业中的社区文化。“让大家告诉大家。”
可是没有黄文仔,他们谁也不能单独发挥自己的作用。梁上燕在星河湾曾三进三出,陈文栋、梁心如也去过很多公司,最终发现能让自己发挥才能的还是在黄文仔先生领导下的星河湾。
因而,星河湾某种意义上说是黄文仔一个人的星河湾,星河湾没谁都可以,没有黄文仔就不行。换句话说现在星河湾最核心的优点也是将来星河湾最大缺点。
黄文仔有什么优点呢:1是敬业,南方人叫敢搏。第二是为了完美不计成本。或者说完美第一,成本第二,这是大部分发展商不一样。第三是不做地王。不所拿地放在企业第一位,这和大部分地产商又不一样。
因而黄先生是中国地产一个另类,同当年的顺驰是一样的走极端。之不过顺驰走的是拿地极端,星河湾走的是高端发展极端。
现在星河湾的地都是政府内定的,引入星河湾来提升城市形象。从企业发展来讲,这是不利的。不上市,不做地王,不提高产量,一心只做完美豪宅,这些都不像传统的开发商,倒像个艺术工作者。如同星河湾最新的企业口号:“做世界级的品质标杆,创造未来的文化遗产”一样有意思。
万科当然比星河湾强了,万科没有王石还是万科。万科才是真正的地产商,因为万科是经理人治理的科学化管理结构,要对股东和股民负责,想的是百年计划。
星河湾只有十年计划,不能想的更远。因为星河湾是家族式治理结构,只对黄文仔家庭负责。将来没有黄文仔的星河湾就也不是真正的星河湾了。星河湾或许是地产界最美的昙花一现,虽然这朵花会开上二三十年。
观点读者对《利润率与规模:星河湾、万科销售模式之辩》的评论:
星河湾是奢侈品做法,万科是工业品做法,没有孰优孰劣。不同的站位,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得失和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