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方案以地形地貌作为特殊的透镜来考察这些定居点——它们对于边缘土地的占据:这些土地包括了漫滩、沟壑和陡坡;它们与废墟和有毒场所的接近性:包括污水渠、工业生产设备和垃圾填埋场;它们与都市地形结构的典型性断裂:不管是道路、运输系统、下水道、自来水还是“天水”管理(雨雪冰等);它们严重的环境、公共健康和安全问题;以及缺乏进行经济、文化和休闲活动的公共设施。
地形地貌被同时作为这些社区中最基本的问题和主要的干预和改造机会被考虑。知名的设计师和新人已建的作品和被提议的项目都在这组选择方案之中。
为什么要关注拉丁美洲?除了地理和文化的一致性和拥有共同的殖民和后殖民历史之外,有很多理由来关注这一地区。最重要的事实是一些世界上最有趣的最新努力都针对这一地区的非正式社区的改造。
在一些国家民间法律的重建和另一些国家民粹主义政府的上台将解决贫困人口困境推上政治日程。不断增长的经济总量为社区升级项目的想法提供了财政工具,尽管意味深长的是,在许多国家贫富差距正在拉大。如果以“购买力平价” (Purchasing Power Parity)汇率来衡量,墨西哥城(Mexico City)、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圣保罗(S?o Paolo)和里约热内卢(Rio de Janeiro)这些拉丁美洲的大城市,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城市GDP。
同时,拉美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s,衡量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不均衡程度)。因此,在拉美的擅自占住定居点可以被看作一种赤贫阶层对于不平等的现实的一种话语表达。根据联合国的居住报告——“世界城市2006/7.1宣言”,尽管这一地区是世界上实现高度城市化的地方之一,但今天在这个大陆的许多地方贫民窟的增长正在放缓,定居点正在得到巩固,并且许多国家正开始为居民建立合法的土地使用制度和提供服务。总而言之,拉美贫民窟升级的实验可以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一个样本。
我们能从这样的工作中了解什么呢?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归纳这项工作的困难性。不同的地形、社会和经济条件、文化传统,物质发展水平都需要实施战略的多样化。再者,一些社区安全性有保障,但另外一些则充满警察与毒贩之间的冲突,设计者无法进行正常工作。
在巴西这样的一些国家政府能在所有的层面上的强力介入推动了改造。在波哥大和美德林这样的哥伦比亚城市,魅力非凡的领导人能够促进这方面的努力。但是在一些地方,政府领导的相对缺位使得升级问题重重;在那些城市,在设计理论上的项目或是支持自己的进取精神的同时,设计者通常与非政府和立足社区的团体同心协作,正采取更多的激进主义者或是企业的行为。
无论如何,在非正式的地区工作要求设计者和他们的批评者同时关注过程和结果,因为在这些项目中,相比最终的建设成果中的一目了然,在过程中经常会有更多复杂的思想。
·建筑:拉丁美洲非正式住宅的更生 08/07/10
·城市病:城中村与百年前的西方贫民窟 08/07/07
·她哭的样子太像我了 08/06/15
·北京富人住得离穷人越来越远 08/06/10
·故宫向东,故宫向西 08/05/06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