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合作。“近几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一直是国际资本市场的热门投资项目,我们如果拿出30%至50%的项目寻找合作者,也可以度过资金困境。”许家印说。
但是,两种方法很快都被许家印否决了。“根据恒大2004年以来订立的双品牌战略,我们要在落地每一个城市时实现楼盘品牌与恒大品牌的双双落地。也就是说,在规划、园林、配套、物业等很多细节没有做好时匆忙抛盘,我觉得有损且有悖于恒大的长期发展目标。而找合作方说白了是要卖项目,对于开发商来说,卖项目等于卖儿卖女,也没有切腿切手。”许家印坦言。
于是,许家印选择了第三条道路,即增资扩股,私募融资。
6月29日,据香港消息,恒大完成第三轮融资。这也是恒大IPO搁置后的首次私募成功,金额高达6亿美元。“在目前一些开发商成功IPO上市也仅能融资数亿人民币的情况下,恒大此轮私募确实不易。”市场人士评价。
6亿美元目前顺利到账5.06亿,新世界集团创办人郑裕彤投资1.5亿美元,持股3.9%,科威特投资局以1.46亿美元持股3.8%,德意志银行、美林证券等5家机构投资2.1亿美元。
“相比抛盘和卖项目,私募有利有弊。利在可以引进多个从业经验丰富的国际机构投资者,提升公司国际化、标准化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弊就在我的股权被进一步稀释了。但是为了公司能够健康良性发展,我个人的损失我可以接受。”许家印说。
而目前国际金融形势,国内房地产市场动荡等一系列不稳定因素,令许家印的游说工作尤其艰难。他向记者直言,“打拼地产界十余年,这忙碌着私募游说的三个月,是我压力最大的一段时间。”
“在香港的三个月,郑裕彤每个星期要和我吃一两次饭;美林等早在第一轮私募时就推荐了财务副总监,实时了解公司财务运作情况;一些机构投资者甚至随机走访各地的楼盘,参加恒大公司的例会。”许家印笑言,在目前情况下,要获得一份国际投资机构的私募订单实非易事。
“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国际机构投资者敢投下这些钱和恒大捆绑在一起,是源于三个因素。一是对中国经济宏观面的信心,二是对中国楼市长期发展看好,三是对恒大40余个项目的品质、团队、管理模式、财务状况有充分的信心。”许家印说。
业内人士介绍,一般来说,以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将收回期锁定在3至5年,在他们看来,这段时间内,中国楼市投资回报率大可期待。
根据记者粗略统计,三轮私募完成后,恒大股权融资10亿美金,向瑞信等发行公司债4.3亿美金,向美林借贷1.3亿美金。“虽然有媒体报道恒大银行及其他借款总计111亿元,但随着美林等持有的优先股转为普通股,在香港新会计准则中,这些都将由债权转变成股权。分子分母颠倒后的恒大资本金由此大增,负债率已降至65%。”许家印介绍。
·许家印:最担心楼市的恶性降价 08/07/06
·恒大真相:从“土地为王”到“资金为王” 08/07/06
·婊子与流氓的对手戏:关于徐滇庆和牛刀的赌局 08/07/06
·二季度房地产PE投资规模列各行业之首 08/07/06
·观点一周评述:土地开始晒太阳了 08/07/06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