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杭州滨江房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滨江集团002244)正式登陆深交所中小板,以20.31元/股的价格发行6000万股,募资总额近12.2亿元。当日,收于24.30元,较发行价上涨19.65%。
6月7日,滨江集团开始在杭州大规模招聘,招聘岗位15种,人数众多。滨江集团上市后迅速为新一轮发展布局。为此,《中国经营报》专访了滨江集团董事长戚金兴。
《中国经营报》:记得之前滨江是不打算上市的,后来为什么又考虑上市?
戚金兴:公司的日子一直过得不错,过去对上市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到了2006年5月,一个偶尔的机会与相关的证券人士接触,决定叫高盛做尽职调查,两个月后,高盛建议在香港上市,因为在香港上市资本可以全球化,上市也比较简单,上市后再融资也很方便,但经过两个月斟酌,最后决定在国内上市。
上市是非常必要的。第一,是股权多样化;第二,上市后将给企业一个更大的平台,对企业做强、做大有利;第三,原来股东结构简单,一旦进入资本市场,就算我不想做,所有大小股东也会推着我做,这样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第四,发展到一定台阶,需要规范企业、规范经营,包括约束我自己、提升我自己。
《中国经营报》:为什么选择在内地上市,不是香港上市呢?好像大型房地产企业选择在香港上市的更多。
戚金兴:主要理由是,第一,从资本市场的市盈率来看内地普遍比香港要高,企业进资本市场总想把现状和未来发展得更好;第二,当时听说商务部要出台政策,外资进入房地产行业要提高门槛,这一年多来,实质上外资的进入困难是很多的;第三,在香港上市财务费用也高,比国内要高三五倍以上;第四,财务制度和文化上也有一定的差异,要适应两套制度,对企业来说难度较大;第五,我们可能有点儿“私心”,要让内地投资者分享企业高速成长的成果。
《中国经营报》:这几年,房地产企业纷纷想上市,杭州的房地产企业也是挤破头想上市,可是为什么只有滨江上市了?
戚金兴:杭州有个企业3年前就想上市了,可是在到底是境外上市还是境内上市等方向性的问题上模棱两可,长期举棋不定,这样肯定会延误战机。而我们经过了两个月的磨合期,决定在境内上市,并坚定不移,凭借良好的资产质量、企业业绩加上一些运气,我们最终成功了。
滨江集团资产质量比较好,成长速度也快。公司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67.00%,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19.53%。2007年,滨江房产销售额40亿元,连续三年占据杭州城区住宅销售榜冠军,销售份额占杭州市场7.66%左右。
《中国经营报》:土地储备现在对房企来说,似乎是个双刃剑。滨江集团土地储备怎样?
·中建股份IPO过堂 79亿募资用于房地产 08/06/09
·上海楼市:说外资撤退为时过早 08/06/09
·滨江上市的“浙”式精明 08/06/09
·震后变局 房企上演西部突围记 08/06/09
·泰达金控“落地”艰难 整体上市规划中 08/06/09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