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自由主义者的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于2006年离世,他认为政府不应当插手经济。
失业在增加中。数百万的家庭正在不知不觉中丧失抵押品赎回权。金融体系在次债危机的余波下继续挣扎。这场经济下行挑战着四分之一世纪以来支撑美国经济政策的核心理念——繁荣源自无政府干涉的自由市场。
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正是该信条的现代教父,他将美国历史上那场最糟糕的经济崩溃归咎于管制者,在1976的一篇论文中,他指出“大萧条乃政府失职所致”。
五年后,罗纳德·里根(RonaldReagan)入主白宫,他将弗里德曼的放任主义理念提升为一整套实际政策。包括削减税收、放松管制以及把公共产业出售给私人,这一切都力图使政府从财富的金光大道上引退。随着经济的升温和通货膨胀的下降,在那群以释放市场的动物本能为使命的经济学家中,弗里德曼先生是不折不扣的领军人物。
但由于市场力量仿佛正走向狂乱,对规制的审慎态度已让位于对监管的迫切需求,弗里德曼的智慧遗产面临着新的考验。
正如大萧条重塑了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角色,也带来了就业计划和更完善的福利制度,当前的低迷已改变这种局面。虽然华尔街和白宫在反责中闹得不可开交,但两党均表示自由市场需要有所约束。紧急援助、刺激性支出和管制在这场交锋中已然占优。
简而言之,整个美国都幻想着有个曾就大萧条责备过政府的人,如今能哀求政府出面挽狂澜于既倒。倘使逝于2006年的弗里德曼先生在天有灵,他无疑会对这种乾坤颠倒深感不快。
“米尔顿·弗里德曼说的是政府不应当干预”,咨询机构DecisionEconomics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艾伦·西奈(AllenSinai)如是说。“这是不可行的。我们正亲历着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房地产低潮。自由市场并不适合疗伤,因为没有谋利动机存在。没有任何市场激励来拯救那些失业者或无家可归的人。”
在弗里德曼看来,一旦这类意见进入政策层面,将摧残市场活力之下的经济生机。
弗里德曼于1912年出生在布鲁克林的一个移民家庭中,他的父母靠给血汗工厂做临时工为生;他一直坚信,美国是一片充满机遇的乐土,总能带给努力工作的人们以丰厚回报。
在芝加哥大学修读研究生期间,他的智识倾向逐渐形成;那时的芝大是许多自命为古典自由主义捍卫者的经济学人的云集之地,但随后就被思维混乱的修正主义者所笼罩。
他们的主要嘲斥对象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后者的信条是,政府在经济低迷期必须通过支出来刺激经济。他的理念在大萧条之后大行其道。弗里德曼偏要不惜精力地表示质疑:他争论道,政府仅需管理货币供给——使其随经济状况而变化——进而退居二线,让市场发挥其魔力。
·自然灾害重建拉动经济? 08/05/22
·张五常:挑战新劳动法 08/03/27
·寻找白石头:汉迪论适当的自私 08/02/25
·伯南克的美联储 08/01/28
·张五常 再谈新劳动法 08/01/13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