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力会提出的动力地产的概念,对一个城市来说,或许比产业地产更具吸引力。
中国动力会提出的动力地产的概念,对一个城市来说,或许比产业地产更具吸引力。
在新经济和城市经营背景下,以地产为载体,以实现财富的持续增值为目标,以工商业地产、旅游地产和经济园区地产为开发对象,整合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集约化经营的新兴产业形态,即"动力地产"。
动力地产有三个特点:
第:一:整个城市经营、国家经营的高度;例如:上海浦东开发区、大连、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苏州工业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都是动力地产的典范,也是许多城市争相效仿的对象。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李连仲说:“动力地产的意义在于,让业内人士把目光放的更长远一些,把地产业上升到城市经营、国家经营的平台上来。”
第二:以产业承载性、财富递增性、发展持续性实现土地价值的最大化,并与消费型地产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产业链。
动力地产最大的特点是打破了单一地产形式的概念,将工商业地产、旅游地产和经济园区地产融合到了一起,让各种地产形式协调发展,共同组合成一种健康、持续的地产形式。应该说,已经突破了单纯工业地产的概念。但在它所包含的几种地产形式中,最重要的和首先必须要解决的,还是工业地产的问题。
历史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城市,首先起步的一定是工业地产,当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商务和贸易快速发展,便产生对商务写字楼宇的需求。当整体城市经济实现产业化升级,经济重心开始向第二、三产业便宜的时候,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一定高度,便产生对旅游休闲和住房的强烈需求。
这同时也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看法,现在工业地产、商业地产、住宅地产的概念如此独立和强大,正说明这几种地产形式细分后各自为阵,互不协调的现状。也是地产发展的规律:综合,细分,再综合。所不同的是开始的综合是混乱,后面的综合是理性组合、比例协调。
第三:在城市经营的高度,包含了一个城市的几乎全部元素,例如人文、交通、品牌、人才、资源、工业、商业、旅游业等一切生产性要素。
综合起来讲,动力地产是非常不错的概念,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可以说是中国城市主流经济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但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具备运营动力地产必备的要素,目前对大多数地区城市来说,实现工业经济产业化才是眼前的要务。
招商地产——更上一层楼
本刊对工业地产、产业地产和动力地产的概念经过反复的研究,发现它们具备两个共同特点:
第一:都是生产性地产。在这三种地产概念里,都没有把房地产纳入概念范畴之内,即都是为地方经济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地产。
第二:都是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服务的载体。这三种地产概念,都是为了吸引资本和产业入驻当地,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都离不开地方政府的产业和经济政策。
依据这两个共同点,可以从功能上将这三种地产形式都归入一个地产概念里——“招商地产”。
“招商地产”是指在中国产业转移和产业机构升级等新经济背景下,以地产为载体,以推动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为主要目标,以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前提,涵盖工业地产、商业地产、旅游地产、产业地产、动力地产等多种地产概念,综合开发、集约化经营的生产型地产形式。
·布莱尔能否拯救楼市?——观点午餐会直播实录 08/04/02
·唐名琏 置信的选择 08/04/01
·华侨城做强旅游地产 加速整体上市 08/03/31
·当武汉地产爱上高尔夫 08/03/27
·出昆明记 08/03/27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