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民意调查中,美国普通民众,无论政治和收入背景,多数认为大公司总裁的薪酬过高。更有讽刺意味的是,今年二月,高管猎头公司Heidrick&Struggles和南加州大学商学院对美国上市公司董事的调查显示,大约三分之一的董事认为,大多数总裁的薪酬过高。
既然审批总裁薪酬的董事们都持这种看法,为什么他们还是能拿那么多钱?
最常引用的一个理由是比起私募基金和对冲基金经理,上市公司总裁的收入并不高。如果上市公司不能提供相对有吸引力的薪酬,最有能力的经理人很可能会被私营公司挖走。在去年三月美国众议院的一次听证会上,芝加哥大学的一位教授甚至指出,与私募基金经理的报酬相比,上市公司总裁收入不够高。
这其中最耐人寻味的例子是,2007年初,建材零售商HomeDepot总裁RobertNardelli因任内公司业绩和股票表现都不好,自己辞职时却可以坐收2.1亿美元的“分手费”,而遭到股东和社会舆论的谴责。但几个月后,私募基金Cerberus就起用Nardelli做刚刚收购的克莱斯勒公司董事长兼总裁。Nardelli新工作的具体报酬细节是不公开的,但据《华尔街日报》一篇头版文章,Cerberus对他离开HomeDepot时的“分手费”等争议并不在意。
这种人才竞争的压力在政府和非赢利组织表现得就更突出了。美联邦最高法院首席法官JohnRoberts2006年年度总结报告的唯一主题是联邦法院法官薪水过低(年薪约16.5万美元)。他说,这样的薪水很难吸引律师事务所最优秀的律师来做法官,并称这个问题正在引发一场“宪法危机”。Roberts本人年薪为21.2万美元,还没有纽约最好的几家律师事务所二年级助理挣得多。
当然,还是有一些商界成功人士愿意放弃高薪到政府部门工作的,因为这在美国被视为一种荣誉,是个人价值的一种体现。例如,美国财长HenryPaulson2005年任高盛总裁时的年收入为3800多万美元,而他做财长的年工资只有18.35万美元。还有亿万富翁、纽约市市长MichaelBloomberg只象征性地拿1美元工资。但也有人认为,商界和政界过分频繁的人材流动有造成利益冲突的可能。
正如文章开头那位金融界高管所说,薪酬是个矛盾而微妙的问题。在美国,人们正在讨论股东是否可以否决董事会提出的公司总裁收入提议,是否应该给政府机构高管加薪。关键的问题是:激励与贪欲之间的线应该划在哪儿?管理能力价值几何?这些都是难以回答,但值得经常讨论的问题。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