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豪赌
数据显示,2006年恒大地产土地储备仅为不足600万平方米。为谋求上市融资规模,恒大通过银行贷款及融资,迅速扩大土地储备,在2007年一年间的土地储备膨胀近8倍,达到4580万平方米。
恒大地产在全国开发的33个地产项目中,共有29个是在2007年3月后动工或计划动工的;共有28个是在2008年4月后才计划预售的。
受市场影响,其中14个预计在2008年四五月间预售的项目,很有可能延期或缩水。这将进一步影响到恒大地产本已紧绷的资金链。
据《财经》记者了解,恒大地产在广州的项目,已在打折销售,其中,多个项目最低价已在8000元/平方米以下,并送3000元/平方米-4000元/平方米装修。其意在回笼资金。
另有数据显示,恒大地产仅有670万平方米正在开发的建筑面积获得包括土地使用、建设用地、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在内的“四证”,另有78%的项目未获齐“四证”。按银监会规定,只有取得“四证”的项目,才能获得贷款。
恒大地产财务报表还显示,至2007年9月30日,公司未偿还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达68.27亿元。然而,在2007年10月国家启动新一轮宏观调控之后,大多数地产公司面对信贷紧缩形势选择观望,恒大地产却依旧频出重手高价拿地。
2007年10月,恒大地产以14亿元收购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一地块。先期支付3亿元,其余款约定上市融资后支付。若未能偿付余款,卖方可中止交易,并没收首付款。
同在10月,恒大地产以约5.69亿元收购南京汉典地产全部股权;又以约4.65亿元收购湖南雄震全部股权,借以取得长沙一地块;再以约3.73亿元收购南宁银象地产全部股权。
2008年1月,恒大地产以41亿元取得广州天河区绢麻厂地块。成为广州新地王。此时,受地产市场价量双跌及信贷紧缩影响,全国土地均出现流拍现象。万科等地产龙头公司亦日趋谨慎。
“恒大此时逆市拿地,更像一场赌博,赌其上市成功。”一位分析人士表示。
恒大地产财务报表显示,至2008年1月,因频繁收购土地,恒大未偿还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已达111.334亿元,接近2007年9月的两倍。此债务尚不包含恒大向机构投资者近10亿美元借贷,及其拖欠的土地出让金。
而财报显示,截至2007年9月30日,恒大地产总资产约为148亿港元,总负债已高达140.67亿港元,资产负债比超95%。流动资产项目中,其应收款项约达51亿港元,占总资产超三分之一,显示其现金流较差。
这条绷到极限的资金链,全部仰仗上市来缓解。招股书显示,融资总额的53.6%将用于支付未付土地出让金及现行项目资金,9.1%用于部分偿还瑞信借取结构担保贷款。
“重组、融资、拿地、上市,是许家印的上市四部曲。”一位投行人士分析说,“如果市场一直维持着2007年10月之前的牛市,恒大地产有望超过碧桂园,成为最大的地产公司,许家印也可能一跃成为首富,机构投资者同样获利颇丰。但是,恒大地产却在最后一步遭遇市场动荡、泡沫破裂,既可以说是运气不好,也可以说是为一场赌博付出的代价。”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