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扩张开始
2006年6月,为获得大规模融资,许家印决定借地产牛市之机,启动恒大地产海外上市计划,第一步便是重组。
许家印将恒大实业控股的恒大地产各项目子公司,分别纳入新的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并以7890万元卖掉了其所持有的A股上市公司绿景地产26.89%的股权。
恒大实业2002年以5442.38万元控股琼能源,后更名为绿景地产,本打算就此借壳上市,将地产业务逐步装入上市公司。但知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绿景下面的海口鄂海大厦卷入了债权拍卖纠纷,许家印不得不贱卖出场,转而谋划海外上市。
在完成地产业务重组同时,许家印将钢铁资产转移,把恒大实业股权转给丁玉梅。重组后,恒大实业全资控股恒大钢铁,其资产不纳入上市公司。丁与许向来关系紧密,此前曾为深圳千盈法人代表,该公司曾在2002年前持有恒大实业60%股份,后全部转与许家印。
完成重组后,许家印开始推进上市计划第二步,引入机构投资者,进而大规模扩大土地储备。
2006年11月29日,恒大地产与德意志银行、美林及淡马锡签订协议,以恒大地产三分之一股权作押,由三家机构投资者以总价4亿美元认购其8亿股可换股优先股。
这次融资条件十分苛刻。按照约定,恒大地产若在2008年之前实现上市,其回报将不少于股票发行总价值的30%;若在2008年6月6日前完成上市,其回报则不少于40%;若至2009年方完成上市,则承诺回报将上涨至不少于70%。上市后,机构投资者股权将稀释至3.66%;许家印则以持股68.16%,重新实现对恒大地产的全权掌控。
这一债务约定,显然是恒大地产上市承销商之一的美林不遗余力逆市推进恒大IPO的主要原因。然而,双方始料未及的是,市场急转直下。
这4亿美元中的2.3亿美元,恒大地产用于偿还工行的一项过渡性贷款,其余则用于扩大土地储备。
2007年8月,恒大地产通过另一上市保荐人瑞信担保,再次筹得4.3亿美元(约合30.27亿元)境外贷款及2000万美元(约合1.408亿元)境内贷款。其中境内贷款以金碧天下的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双方约定,在上市后恒大将以部分融资偿还三分之一的结构担保贷款,其余款项将于2012年8月到期前偿清。恒大还承诺,若在2009年10月31日前仍未达成上市,则向贷款人授出认沽期权。
2007年9月,恒大通过抵押恒大御景半岛项目,再次向美林贷得1.3亿美元(约合9.152亿元),用于购买土地。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