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时期信用货币的发展也是空前的。据特里芬的研究,当时欧洲各国信用货币的增加占货币扩张总额的90%以上,到了1913年,信用货币占全世界货币供给总量的将近90%。而信用货币的扩张使得货币供给不受黄金数量的限制,世界经济与贸易因此得以顺利扩张,金本位制度才得以顺利地有效运行。
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国际货币体系正式进入信用本位体系。世界经济进入信用本位的经济,这是历史的必然。因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交易已经不是简单的即时支付,即不是用商品购买商品,也不是钱货两清。事实上,市场经济中任何交易通常都包含着某种形式的赊销或预付。在这种情况下,信用由此产生了。而货币作为计价工具、作为支付清算的方式及交易媒介,它直接对应的仅是实际的财富,信用则是通过货币借贷对这些财富的重新分配。货币是信用的基础,信用则是货币未来价值的实现形式。对现代经济来说,货币与信用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信用的发展是促使现代经济发展与繁荣的根本所在,它是任何东西都不可替代的。
可以说,现代经济是建立在信用本位的基础上的,由此产生了现代的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形成了一系列的金融监管制度与规则。当然,信用的扩张不仅化解了货币本位的金融约束,促进了市场与经济的繁荣(比如,如果没有住房按揭贷款这个创造,住房市场就不可能有这么快的发展);而且信用的快速扩张也会使得整个经济体系与金融体系产生内在不稳定。在《货币战争》看来,金本位制度的成功是无条件的,与信用制度无关的;只要回复金本位,整个金融市场的矛盾与问题就能够轻易地化解;特别是面对着动荡不安的国际金融市场,《货币战争》更是主张中国社会要藏金于民。可以说,这种解释既不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也不知晓金融市场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总之,《货币战争》一书所涉及的离谱内容多多,特别是意识形态方面的观点与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更是相去甚远。本文仅就金融理论方面的几个问题作一点讨论。
它指出了货币制度的内在缺陷,但无法正确解释,只好归因于阴谋,好比天灾是上天发怒一般。我倒希望它是阴谋,如果能几百年来一直能延续这个阴谋,顺理成章、合乎逻辑,神人弗比。可惜这个境界,人达不到,神仙也难。
阴谋论实际上是一种对西方人的迷信。好像事情总是他们在冥冥中主宰,然而,他们并不一直是上帝的选民,一样遭受天灾人祸,一样手足无措,一样焦头烂额,破产倒闭,跳楼自杀。
目前的央行制度、信贷规则、经济增长价值驱动没有合理规划,国债的不可偿还性、次级债危机、贸易摩擦、滞胀均源于此。
易宪容、周小川、许小年等囫囵吞枣、鹦鹉学舌,海龟一派从不怀疑驮来的洋经。
易对地产、金融的喧哗,不日消弭。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保障全民住房”责任更明确 08/03/15
·深港房产界全国政协委员场内场外激辩房价拐点 08/03/15
·易宪容:降价是根本 08/03/15
·万科走向垄断 08/03/15
·国有产权改制大势已定 08/03/15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