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今天的万科业绩,与万科心目中的珠峰,我们回过头来再理解王石为什么卖拐也许就更为简单。
如果当老师,也许和任志强相比,王石小学都没毕业;如果是做生意,任志强也许只配给王石提鞋子。
(一)前言
佛学里面有这样的一个小故事:就是一个富家千金小姐想要在一颗树上去寻短见,在进行过程中,突然听见有人来,于是便爬到树上去了。这时一个相貌平平的丫鬟来挑水,池塘打水过程中,发现这个富家小姐的影子映在水中,以为是自己的影子,一看自己好漂亮的;于是便水也不挑了,气呼呼的回到主人家,对着那些平时对她的相貌加以嘲讽的主人家大吵大闹,主人不知何故,还是叫她继续挑水,无奈之中,丫鬟只得再次去那打水,又到池塘边,又看见哪个美丽的影子,丫鬟更加愤愤不平,在那使劲的发泄着。这一切都被树上的小姐看在眼里,终于没有忍住,便笑出声来,丫鬟这才明白,原来水中的影子并不是自己的影子。
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这些天地产界吵闹翻了天,王石一如既往的坚持着自己的拐点论,而另外的人则一如既往的批驳着批判着王石的这个拐点论。而在重庆地产界,虽然没有主流舆论阵地,不过唱多与唱空着的言论还是随处可见。
重庆房市怎么样,说与不说者其实心理都是清楚的。当协信以整版的广告开始降价促销时,当富力一改牛气冲天的习惯在大学城的精装房开到不到5000的价格的时候,市场好象已经说明了些什么,或者正在说明些什么。
前些天看那本货币战争,让自己也陷入书的陷阱去了,与其说是对龙湖的批判,不如说是自己为了摆脱书的影响,找了个现实的案例来进行帮助自己从书的阴影中走出来,虽然不甚厚道,对于单个的个体行为也许是可以原谅的。
(二)王石眼中的珠峰
下午没事情,便点开了王石的博客进行浏览,这是自己第一次如此仔细的阅读一个人的博客,看完以后,发了个感慨给好朋友。如果中国有一个企业家的话,那么我选王石。并进一步说到:人只有在与大自然进行抗争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的渺小,也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深刻的反思。
人类从来不能万能,反倒是人类有太多的万万不能。王石有一篇博客中说万科不开发高层建筑,不是因为万科不能,而是因为人类不能。(不是原话,意思如此)。
王石高调卖拐,动机何在?如果仔细阅读王石的博客,从中并不难找到答案。王石曾经在一篇博文中说道,中国的房地产企业应该更加垄断,垄断有利于民众福利。今天的万科,已经是房地产企业中的珠峰了,07年万科的销售达到500多亿,远远走在了同行的前面,但当王石站在珠峰上说我能的时候,我想今天的万科,在王石眼中,恐怕还只是小山头一个。
万科人眼中的珠峰在那?王石的博客其实也给出了答案,在回答一篇地产行业是否是垄断行业时候,王石举了个例子就是如果两三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达到50%的时候,或者市场份额集中在少数开发商手中的时候,就行成了垄断行业。将王石的两个答案合并一想,那么万科的珠峰也许就是占领全国地产市场20%左右的份额。把这个数据具体化会是什么结果呢?今天万科销售500多亿只有全国1%的份额,放到20倍,那该是多少的销售额呢?
相对于今天的万科业绩,与万科心目中的珠峰,我们回过头来再理解王石为什么卖拐也许就更为简单。
(三)万科会怎样到达自己的珠峰
分析万科的股权结构,我们发现国资背景的华润只占有14%多一点的比例,其他股份都极其分散,不知道王石是否已经未扑先知道这种程度,当那一天他和他的企业到达他的珠峰时候,将面临着国家的反垄断法的困境。(这个离题有些远了。)
当前的房地产行业实际上是高度自由化的一个市场,对于任何资本来说,几乎是没有门槛的,高度自由化市场也就意味着规模效应无从体现。而加上房地产行业的高关系特性,就算万科现在在任何城市去开发,也必须花很大力气去进行政府公共关系的处理,而公共关系显然很难进行规模化处理,这对万科的发展简直就是一个无法容忍的现实。同样从王石的博客上,我们也可以找到这种无法容忍的证明,王石在博客上曾经说,万科许多年来一直坚持地产工业化的生产与实验。万科的实验成果其实在0607年就已经出来了,万科在一些项目上开始实验着这种工业化的成果。从市场实际展现的效果来看,万科的工业化已经具有了可以普遍推广的可能性。
技术已经成型,那么摆在工业化过程中最大的拦路虎就是太多的竞争对手形成的完全竞争性市场,万科要想进一步做大,就一定要占有现有的小开发商的生存空间。而对付小开发商来说,最大的最有用的武器就是价格武器。
如果这个市场的开发主体降到有限个,那么对于开发商和政府职能部门的交道会显得相对比较简单和轻松,政府公共关系将无限弱化,而这对于工业化生产将无疑具有决定性作用,对万科的扩张无疑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从上面分析,我们已经知道万科要快速扩张的两大瓶颈就是政府关系的处理与技术的可复制性,技术问题万科估计已经解决了,那么剩余的就是政府关系的简单化处理。万科到了要解决这个瓶颈的时候了。
用价格站,去杀死小开发商,这几乎是唯一的可行的办法。剩下的问题就是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方式,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去赢的这次战争。
这第一个背景是经过2007年的价格普涨,房地产利润已经具有相当的空间,万科具备了进入任何一个二线城市甚至大部分三线城市进行开发并获取相当利润的能力。因此从产品角度来讲,在行业普遍利润率高的情况下,万科可以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在低价的基础上获得普通开发商高价的利润,从这个角度来说,万科现在具有降价生存的能力。如果我们对家电行业有所了解的话,想想当初长虹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发动的价格站,也许对分析这个问题有着实质性的帮助。
其次在看看这波行情中各个开发商的表现也许更能说明万科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选择降价的原因。在重庆,中海与招商是两个唯一可以和万科相提并论的企业,而这两个企业采取的策略,仔细一分析,几乎和万科有着惊人的相似。中海北滨一号以一个极低的价格(相对于龙湖的产品与价格而言),笔者认为这并非是中海给龙湖示弱的表现,而是一个组合策略的一个环节,接着以高价格去拿地,中海与招商在几乎同一时间段选择拿高价地,这也有着深刻的战略意义。整个综合的策略,就是大企业通过拉高成本降低价格的方法去驱逐市场中的小开发商。也许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能看到万科在重庆拿地了。而小开发商因为自身的经验以及资源关系,会很容易钻进大企业设的圈套,我们还可以明显发觉,在这波牛市行情中,所有小开发商对高价的追逐大大超过了小开发商。哪个强者会容忍一个弱者轻而易举的获得超过超过自己的利润呢?当大开发商冷眼看着小开发商疯狂提价的时候,实际上小开发商的末日就快要到了。
第三也许我们这个时候还可以找到一个理由,那就是对于行业形式的判断与把握能力,这个时候也许不会有人说,这么多大企业养着那一帮专业的高素质人才是没有用的了。对于经济形式以及对于行业形式的判断,以及对于中央政府政策的理解能力,显然万科以及万科代表的大企业集团比小开发商要强的多。对于今天这种经济形式的预测,我想恐怕没有哪个大开发商不知道或者不清楚。
央行又要提高银行准备金了,这其实也宣布小开发商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了。所有银行都是嫌贫爱富的典型。在经济紧张的时候,银行首先是剥夺小开发商的银根去满足大企业。
这些所有分析也许就构成了拐点,如果把王石的拐点做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就是开发市场的拐点来了,开发市场将有一个完全竞争市场走向寡头垄断市场,这么来解释王石的拐点论或许更为准确。
为了赢得这次战争,王石以及万科已经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东风有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会帮王石杀死一大帮小开发商;万科的降价会在杀死一大帮小开发商;而王石的三四年不买房只是这前面两个策略的舆论铺垫。
答案已经出来了,万科将用价格策略来实现垄断。如果你对这个策略有所怀疑的话,那么你不妨看看我们前面的家电战争,从生产领域的长虹到零售领域的国美,他们无疑非常清晰的告诉了你们这个故事的结局。
(四)王石心中是天,任志强心中坐井观天
其实用这个小标题并不准确,任志强在2007年所有一切行为都只是为了向王石以及王石所代表的群体靠拢,不过最终失败了,从此王石的万科和任志强的华远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
如果当老师,也许和任志强相比,王石小学都没毕业;如果是做生意,任志强也许只配给王石提鞋子。这话有点过头。今天看完王石的博客在看任志强的博客,突然就有着这样一种感叹。王石在珠峰顶上说我能的时候,任志强还在喋喋不休的争论着某个与生意毫无价值的无聊的话题。从王石随时都在想着超越自己,而任志强随时都在想着自己比别人更聪明。这或许是两人最大的差别。
说道这,突然也就想起了重庆本地的开发商们,当协信打出哪个首付6万,帮你交1年月供的时候,也许就是王石在大笑的时候。王石是该笑的,元月25日不是又开始提高银行准备金了么?笔者相信在这个市场上,协信如果露点的话,将有更多的开发商上演全裸的行为。
或许从这个角度来说,货币战争带给自己的震撼才更明白也直接,商场上从来都是弱肉强食规则,在哪天哪个时代哪个世界都无法改变。
(五)面对镜子,你才知道你是谁
面对镜子你才知道你是谁。可问题的关键在于你选择了什么样的镜子来认识你自己。如果我们不小心走到哈哈镜里面,我们看到的是各个不同的自己。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多元的世界,也是一个魔术的世界,选择一个能看清楚自己的镜子从来都不容易。
今天有同事到金科东方雅俊去了,说要卖8000多,当时一阵摇头。平时非常关心的就是大泽的哪个名墅坊的二手市场,在二手市场上,东方王榭的价格才6000多,而10年城也只有6000多,相比于一手售楼部的巨大的价格差异,不知道售楼部的工作人员会有何种看法。
天快亮了,黑暗异常,混乱异常,不过很快这一切都将恢复秩序。在走向秩序的时候,只有清楚的知道自己是谁的人,才可能走向光明。
·广州东部区府旁限价房万科城新里程摇珠 08/02/26
·国土部松口 京城工业用地价格上涨在即 08/02/26
·限价房漏洞引开发商竞逐另类暴利 08/02/26
·三联城建:难以维系的“造城梦” 08/02/26
·万科走向垄断 08/02/26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