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国的企业家们各怀心事,但他们都不能不接受现实,面对“从紧”的2008年了。
财政收入的持续高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的相对有限,似乎解释着中国内需迟迟难以有效提振之谜。
宏观调控在试图熨平经济波动的同时也给企业民生环境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3月6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金志国仔细研读新鲜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向本报记者直言:“经济增速要下行,这就是经济规律,啤酒行业也是一样,冬天就要来临了,大家准备过冬吧!”
当天上午,国家发改委、央行和财政部的三大掌门人联袂出现在人民大会堂的新闻发布会上,再度发出强力宏观调控仍将继续的明确信号。
尽管中国的企业家们各怀心事,但他们都不能不接受现实,面对“从紧”的2008年了。
准备过冬
在3月5日发表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宣布,今年我国将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争取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8%以内的目标。这与本报日前引述的专家预测口径基本相符(详见本报3月3日A6版报道《弹性调控从紧政策弦外听音》)。
为了确保这一目标,与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一致,温总理再次强调“要把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去年政府的调控是及时有力的,未来可能更为从紧,我们欢迎这样的宏观调控。”金志国对本报记者说。
金志国表示,经济周期就如同春夏秋冬四季流转一样,有一定规律,该冷就冷,该热就热。他认为,现在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依靠大量投资拉动和较低的成本推动,严格来说是不可持续的,而企业自身的成长也有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大多数企业动辄就是百分之几十的高增长,其实是不正常的。
金志国承认,在宏观调控大气候下,啤酒行业的冬天已经来临,因为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持续上涨,麦芽从以往每吨175美元涨到现在的每吨500多美元,而相关的水电煤运等等都涨价了。
“我可以告诉你,原材料成本上涨吃掉了去年青啤一整年的利润,”他说,“像我们这样的大企业都感受到了压力,其他企业可想而知。”
两会刚刚为2008年的宏观调控定调,这位啤酒行业的领军人物便提出了“冬天论”,而在去年12月份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10年来首次提出“从紧”货币政策后,房地产业领军人物王石随即抛出了“楼市拐点论”。相信两者不仅仅是巧合。
“这个‘冬天’的典型特征是,行业整合在加速,行业竞争加剧,企业利润率将面临原材料成本上升的挑战。”金志国说,“一批小企业可能倒掉,而反应迅速的大企业则有可能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整合资源,做大做强。”
不仅快速消费品行业的领头羊青啤察觉到了丝丝寒意,对经济周期甚为敏感的钢铁行业企业,也意识到形势严峻了。
全国人大代表、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如军透露,在内部宏观调控和外部经济需求下滑后,目前国内钢铁行业企业普遍比较困难,特别是铁矿石原材料及能源涨价,让他们面临新一轮挑战。
应对之策
《政府工作报告》中称,“鉴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较多,要密切跟踪分析新情况新问题,审时度势,从实际出发,及时灵活地采取相应对策,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重点和力度,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避免出现大的起落。”相对于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口径,这一有关宏观调控的表述显然更富有弹性。
但坚信自己判断准确的金志国,已为青啤准备了四件“过冬棉袄”:一是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二是提高品牌影响力;三是管理创新;四是价格战略。
而刘如军则表示,目前银行收紧信贷,利率上调,无疑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有的企业发展了,有的企业倒闭了,企业要在调控过程中寻找适合企业发展现状的一个支撑点。
不过,面对即将结束的经济周期,全国政协委员、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刘汉元不无担忧地说:“国家在推进宏观调控时要把握节奏和力度,注意微观层面上企业主体经营的压力,警惕宏观调控重走历史弯路。”
1993年上半年,为防范和控制反复出现的经济过热与通货膨胀,中央出台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16条措施,严控货币发行和新开工项目,整顿房地产市场,经济过热压力很快缓解,物价开始回落。
但据刘汉元回忆,当时严厉的宏观调控政策很快诱发了新问题:市场供求总格局由商品普遍短缺转为相对过剩,造成了1994年~1998年的连续经济衰退以及1998年起长达5年的通货紧缩。
刘汉元称,那一次经济衰退给国家造成了超过4万亿元的巨大经济损失,直到2002年前后,国内经济形势才逐步回暖。他认为,近几年来我国又出现了部分地区和行业投资增长过猛,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物价普遍上涨等问题,加上全球经济放缓,在此背景下实施严厉的调控措施,有可能引起经济减速并滑入通货紧缩通道,以至于重蹈覆辙。
“目前严厉的调控措施、信贷控制并未缓解通胀压力,反而一定程度上推高了通货膨胀,”他分析说,“由于一系列紧缩政策的出台,企业经营环境受到冲击,各项新增成本转移到终端产品中去,导致涉农的化肥、饲料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再引发猪肉等农副产品价格连环上升。”
刘汉元建议,政府应时刻注意到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防止调控过犹不及,要适度放松紧缩银根的调控政策,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
·房企行情报告:资金冰火两重天 08/03/09
·经济学家林毅夫代表: 投资增长快是核心问题 08/03/09
·当前房地产是“调整”不是“拐点” 08/03/09
·QFII审批再开闸 外国主权基金拔头筹 08/03/09
·2008年广东房地产市场景气分析会将于3月13日召开 08/03/09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