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标准普尔对中资房地产商和市场情况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里面对13家房企进行了评级。发布报告后,观点网随即联系了该报告的主笔,标普的分析师符蓓,请她谈了谈对里面几家企业和现在市场的看法。
观点网:我们看到日前标准普尔对中资房企出了一份研究报告,对13家中资房企和内地的房地产市场都做起分析。在这13家企业里面中海得到了最高的评级和评价。那么您对这些企业业务风险的评定标准是什么呢?
符蓓:当然首先是对整个行业会有一个风险考虑,这对每个地产商都是一样的。别的包括发展商的市场地位,比如中海、或像我们没有评级的万科,比起中国几千家的房地产公司或我们没有评级的企业,他们在行内的地位都是领先的,他们的品牌,他们在全国的地理跨度,到城市之间的多元化的风险分散,都是处于领先的。
除了市场地位,还有多元化。比如中海,是一个全国性的发展商,不是只在一两个城市,也不是说只发展一线城市,而是分得比较广,在全国十几个城市都有项目,而且这几年很多类似刚从广州面向全国的发展商,都是刚起步。他们不光是多元化,而是建立了过往记录的一个多元化发展商。
另外我们会看公司的运作。像基本的卖房、建造、是否延期完工、是否超出成本、这些都是我们要考量的。还有比较重要的是看领导层的质量和公司的发展策略、公司的利润率等等,都是比较硬性的考量指标。
观点网:在报告中,您对13家房企受环境影响的情况也做了比较,其中,绿城是受环境影响最大的企业。那么您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符蓓:在评级的过程中,我们和这13家公司的领导层有一个直接的接触。绿城就我们看来虽然市场地位和过往记录都是不错的,但是领导层的发展是比较激进的,发展速度很快,比如去年他们拿了一些很贵的土地,我们认为他们的发展太冒进。
观点网:但是这13家企业里面碧桂园在去年的扩张也是非常快的,特别是土地,去年碧桂园的土地储备量翻升,速度惊人。应该说碧桂园的发展也是比较激进的,但是您并未认为他们抗风险的能力最差,这是为什么呢?
符蓓:看一个企业的发展是否过于激进还要看他们本身的财务状况,那么碧桂园的财务状况就要比绿城稳健,而且他们虽然拿了很多地,但是都不是高价拿地,都是很便宜的土地,这对他们财务的压力不是像其他公司一样是和买地成同样的倍数。所以碧桂园虽然评级也比较高,但是在业务方面的风险我们认为就没有中海稳健,也就是平均水平。
虽然他们的过往记录在广州这十年还是不错,在广东省内发展还是能增加别人信心,但是他毕竟发展还是比较激进,另外他们在省外的发展记录也不是很多,这些是我们都需要继续关注的。
观点网:刚才您提到了万科,那么最近万科在全国各地房价频频打折,您是否会认为万科的打折是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战的预示?
符蓓:这我们的确也注意了,但是我们认为从目前万科打折的规模来讲,我们还不想把他定义为价格战,我们认为这还是一个正常价格的调整。如果这是一个价格战的开始的话,那么我们也只能拭目以待。因为这里面包括监管的力度,包括很多难以预测的因素。像今年我们的看法就是比较审慎,而且我们认为这个行业波动性比较大,也是因为里面不确定因素还是很多的。
观点网:那么您认为什么样的情况可以称之为价格战开始了?
符蓓:我觉得如果一两家企业或一两个城市这么做,那我们就会集中在这一两个城市或公司进行特别关注。但是真正使得我们对整个行业都改变看法,是要更大范围、更大程度的超乎价格的调整。现在万科的打折还是相对理性的做法,是为了推动销售速度,但如果最后波及到一些中小型发展商,就是卖不出去就要倒闭的这些,大概30%-40%,然后带动整个市场,都有这种趋势了,我们才会真正开始担心。如果只是一两个城市和地产商,或者5%-10%,甚至更多一点的调整,都不是。中国地产商在过去一两年的利润率还是很高的,现在可能不像过去那么强,但是规模稍微大一些,融资渠道稍微畅通一些的地产商还是可以承受的。
研究报告
·恒大地产今全球招股 08/03/05
·专访标普:万科还未挑起价格战 08/03/05
·外资阳谋中国市场 08/03/05
·地产融资重归原点 08/03/05
·融资难 房地产信托基金应势提速 08/03/05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