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反弹的直接原因在于农行历史问题释放,但整体形势恶化已有苗头
春节刚过,银监会在2月13日公布了2007年银行业的不良资产状况。令市场高度关注的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数量和不良率双双反弹。这是自2003年启动国有银行股改以来罕见的状况。
数据显示,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的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比例双降,但国有商业银行去年四季度的不良贷款余额比三季度增加了351亿元,不良贷款比例也从三季度的7.83%上升到8.05%,受此影响银行业全年损失类贷款增加了1191.8亿元。
经《财经》记者从多方印证,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出在中国农业银行。在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只有中国农业银行的这两项指标是上升的,而其他银行均保持了双降。农行则是因为股改进程需要,在去年底新增了约840亿元不良贷款,属于历史未清理不良贷款的集中暴露。
然而,银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目前日益复杂冷峻的宏观形势下,银行业的新一轮信贷风险正在酝酿之中。
农行因素
农行不良贷款的真实规模一直是谜。
2005年8月,农行于网站上第一次全文刊发了2004年年报,称农行的股东权益一次性减少599亿元,用于“调减以前年度政策性亏损和其他财务损失”。
2005年年报显示,农行又增加了历史沉淀的521亿元不良资产。该行称,鉴于该行在摸底清查的基础上,调整进账历史沉淀的521亿元不良资产,因此年末不良贷款率仅比年初下降0.51个百分点。
对此,农行财务部负责人曾对《财经》记者表示,农行不良贷款的四级分类和五级分类多年并存,2004年银监会取消了四级分类,2005年下半年农行才开始对不良贷款重新进行清查,新发现了1000多亿元不良贷款。“我们向财政部打报告,表示不能一次性计提,而是在2005年和2006年逐步计提。”
显然,这两次还没有把农行内部的潜亏计提干净。
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农行必须在股改前进行彻底审计,理清家底。2005年7月,农行聘请普华永道对浙江、贵州、吉林和宁波四家分行进行外部审计。2006年8月,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受聘对农行从2005年到2007年的账目进行全面审计。同时,审计署亦进场审计。
据《财经》记者了解,目前外部审计机构已经完成了对农行2005年度和2006年度的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有关资产、土地和物业的预评估结果已经初具。目前德勤正在对农行2007年度财务状况进行补充审计,预计将于2月25日结束。
根据农行对外披露的数据,截至2006年底,农行的不良资产余额约为732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3.56%。近日,《财经》记者获悉,2007年度农行全年各项存款增加5497亿元,各项贷款增加3304亿元,清收不良信贷资产574亿元;截至2007年底,农行的不良资产余额约816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3.64%,比年初上升0.08%。
这意味着,农行2007年底的不良贷款余额比上年增加了800多亿元。农行有关人士介绍,其中半数以上集中反映了以前年度与农贷有关的农林牧副渔行业的不良贷款。
农行计财部人士向《财经》记者证实,“为了股改,农行已重新清理认定以前年度的不良资产,这些不良贷款集中反映在(2007年)四季度的财务数据中。”
这也印证了海通证券金融行业分析师邱志承的分析,“农行在2007年中报的不良贷款余额为7272亿元,占当期银行业12661.5亿元不良贷款的57%,占国有银行10875.1亿元不良贷款的67%。农行不良贷款的波动对于全行业的不良余额影响,远远大于上市银行影响力的总和。”
据《财经》记者了解,上述农行内部审计认定的不良资产数据,已比较接近经德勤审计认定的数据,但还不完全一致。德勤是根据《新会计准则》审计认定的数据,而农行内部认定审计的仍然是按照过去的方法,所以农行真实的不良贷款情况还有待股改前的最终认定。
·沪银监局:将严防不良房贷反弹 08/02/18
·观点评述:都去怪银行吧 08/02/18
·福州694户别墅非法搭建被曝光 08/02/18
·取消转按揭 套牢炒房者 08/02/18
·央行明确第二套房认定细则 08/02/18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