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疑,集美组的J2是广州乃至华南都顶顶有名的室内设计团队,作为设计总设计师的冯厚华也是华南知名的室内设计师,昨日,观点网专程采访了冯厚华先生,听到了他对于中国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见解。
观点网:在您看来,怎么理解中国元素呢?
冯厚华:只要是中国人设计的都有中国元素。其实我反而认为中国元素不能这么区分,重要的是看有没有创新。现在外面大多数就是把以前的东西搬出来,这不是设计,这是伪设计。
观点网:您认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木质结构或者物品能代表中国元素吗?
冯厚华:用这个好用。用什么把以前的东西搬出来好搬,问题是你怎么去创新?因为设计的属性本身就是永远向前的,实际上现在很多所谓有中国元素的就是仿古。那个不叫做设计。设计应该是超前的。
观点网:所以您认为有创新的、由中国人设计的都含有中国元素?
冯厚华:对。
观点网:中式设计和西式设计还是有明显区别的,比如风格、色彩、您认为这两者能协调达到一致吗?
冯厚华: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西方现在是设计的主流。所以他的历史发展比我们好得多,我们困难就困难在设计发展没有在东方停留过,所以东方是空白过一段时间,大家觉得很迷茫。
把自己的东西搬进主流的东西,差别就在这里了。我们还是没有创新。
观点网:但即使在西式设计,我们发现很多也没有自己的创新,也只是一味的模仿、抄袭。
冯厚华:这个就有问题了,现代的设计没有说西式和中式的,就是国际式,你说的都是传统的中式和西式。你说欧洲的设计他哪有分西式,就是现代式。
我认为现在设计就不应该分中式和西式。这个是我们东方人硬性的区分的,你看人家欧洲今年流行中国的,明年流行澳洲的,人家西方就没有把我们分为中跟西,以前或许有,现在没有分的。我们很大误区,老是认为把自己的东西搬出来就是东方,这其实是害了我们自己的设计。
观点网:我们看见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的材质、风格在装饰中体现出来,不像以往可能更多地是追求西方的设计风格,您认为这是中国设计风格的出路吗?
冯厚华:没必要专门帮中国找什么出路,就找一个现在的出路就可以了。这个其实很简单,往新的去找就是中国了。
观点网:您认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对吗?
冯厚华:我认为我并没有分东西,没有分哪是主流,哪不是主流。现在你能学好西方的,那就是中式的了。
观点网:但是在风格上还是有差别的,比如中式的风格比较淡雅、清新,而西式设计比较繁复、艳丽,这就是很明显的不同啊?
冯厚华:我认为还是没什么差别,好的东西就是世界的。你是中国设计的东西不可能不像中国的,因为你在中国的设计肯定要考虑到当地的材料运用、当地的享受,这本身就是材料的运用。上升到文化的层次性了,中国人设计出来的东西就会有中国文化。这只是档次问题。
比如做家具的,一个人喜欢山西的人话,很爱做一些山西的设计,这个层次不高的,而且你能说他是什么设计吗?这只是访问?
观点网:请推荐一个您认为能代表中式设计或元素的物品,比如建筑、饰物等等。
冯厚华:你说鸟巢是什么风格。这是瑞士人做的,但是把中国"百鸟归巢"的气质做出来了,这个就是修养的问题,没什么风不风格的。瑞士人稿中国的东西怎么风呢?就不要硬性地分为中国式、西式。
这个虽然是外国人搞的,但是比我们中国人弄得更像中国的,这就说明不要把设计应分东南西北。设计有文化内涵就好,没有什么风格的。
·商业+地产 武汉模式渐成气候 08/01/30
·房企行情报告:资金冰火两重天 08/01/30
·当前房地产是“调整”不是“拐点” 08/01/30
·人大代表叶青:限价房弊大于利 应该淡出市场 08/01/30
·2008中国地产企业的上市前景 08/01/30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