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与湖湘学派的残明遗献
贰 文学与建筑
寻找谢冰莹的爱晚亭
董桥曾经在一篇同名的文字里写到:“前些日子,台湾一位老前辈打电话跟我说起黄裳先生的古书题跋写得好,也说起最近他在坊间弄到一幅于右任写的‘爱晚楼’横匾,挂在书斋壁上衬起窗外的树影山影,格外怀念他故乡的爱晚亭:‘你去过青枫峡吗?去过爱晚亭吗?’我只读过谢冰莹的 《爱晚亭》。老前辈说他认识谢冰莹,读过她的 《爱晚亭》文集,全忘了书里写了些什么!我也忘了,四十几年前的事,那本书怕是绝了版了。‘我们读书都读到水沟里去了,’老前辈说:‘悔了,晚了!’”
读一个晚上的书竟然渊博而且博得荒唐,那是噱头;读一辈子的书竟然忘记而且忘得清光,那是罪孽。
也许某些事情与“遗忘”某些事情,一向就是我们人生的一部份,不是吗?
……村子的四周被起伏的山峦包围着,婉蜒如带的小河,终年不息的唱着小曲,水清得可以看见小虾游泳;……这是谢冰莹在《平凡的半生》里所描述的家乡——湖南省新化县大同镇谢铎山一二十年代的生活。
谢冰莹
谢冰莹原名鸣冈,字凤宝,又名谢彬。她的父亲是清朝的举人,能文能诗,做过三十年新化县立中学校长,记忆力强,知识渊博,学生们都称他为“康熙字典”。谢冰莹是最小的女儿,受到父母的溺爱。五六岁时父亲就教她读《唐诗三百首》、《随国女弟子诗》、《史记》等。十二岁时入大同女校。1921年暑假,她考上了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
那时,“除了上课,所有余下的时间,我都消磨在图书馆里,又因我有一个时期担任图书管理的职务,看小说的机会更多,而且每次购到新书的时候,我总有优先权阅读。那时我崇拜的作家是莫泊桑、左拉、托尔斯泰、陀斯妥也夫斯基、小仲马等。王尔德和爱罗先珂的童话,也是我最喜欢的,中国的小说,我最喜欢看《水浒》和《三国志》。《红楼梦》虽是一部小说,但对于林黛玉的哭,并不能引起我的同情,而贾宝玉那种傻头傻脑,只知道和女孩子玩的态度,我常骂他没出息。”“……我爱看哀感悲壮的小说,就是看戏看电影也一样,我不喜欢看那些结局大团圆的,而喜欢看结局悲惨的。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小仲马的《茶花女》和苏曼殊的《断鸿零雁记》,朱淑贞的断肠词,成了我最爱的读物……”
革命,像春潮,席卷南方,直捣军阀的巢窠。许多热血的青年,都投入了这场革命。谢冰莹1926年12月16日,经过许多曲折和艰苦来到武汉,投入革命的洪炉。1927年,她随军西征,西征途中,她利用行军与作战的间隙,或在白天休息、晚上睡眠的时间,往地上一坐,把两膝并拢一起当桌子,把她北伐途中的经历,所闻所见所感,废寝忘食地用火一样的热情急就成章,这就是她的成名之作——著名的《从军日记》。
“文如其人”一说,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作家,但用它来形容谢冰莹却是合适的。她的文风,一如其人,热情而奔放。她自己在《平凡的半生》里也说:“‘文如其人’这句话,我想大概是对的。我为人处世只有三个字‘直’、‘真’、‘诚’,写文章也是如此。”
谢冰莹与故乡的读者断了五十多年的音讯。
董桥写道:“我没有读过谢冰莹一九二八年参加北伐翌年写的《从军日记》,林语堂译介的英文本好像见过。我念初中读的是她的《女兵自传》,去了台南升学才读畅流版本的《爱晚亭》。有一年寒假到台北师大看老同学,我们在长长的走廊上遇见谢冰莹,一派民初风范,旗袍长到小腿,鬓边夹着发夹,敦厚的嘴唇撑起一张敦厚的脸。我同学叫了一声‘谢老师!’谢冰莹犹豫了一下笑笑说:‘天冷,穿暖和些!’她的国语带湖南乡音。
那天深夜,我终于重读了整本《爱晚亭》。真要把这本文集压缩成胶囊冒充well-read的话,杜牧的十四个字最贴题:‘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爱晚亭
位于岳麓书院后青枫峡的小山上,八柱重檐,顶部覆盖绿色琉璃瓦,攒尖宝顶,内柱为红色木柱,外柱为花岗石方柱,天花彩绘藻井,蔚为壮观。亭中方石上刻有张南轩和钱南园游山的七律诗,称“二南诗”。亭前石柱刻对联:“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为岳麓书院院长罗曲创建,原名红叶亭,又名“爱枫亭”。后经清代诗人袁枚建议,湖广总督毕沅根据唐代诗人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的诗句,改名爱晚亭。又经过同治、光绪、宣统、民国至建国后的多次大修,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格局。今亭与安徽滁县的醉翁亭(1046年建)、杭州西湖的湖心亭(1552年建)、北京陶然亭公园的陶然亭(1695年建)并称中国四大名亭。
毛泽东青年时代,曾在第一师范求学,常与罗学瓒、张昆弟等人一起到岳麓书院,与蔡和森聚会爱晚亭下,纵谈时局,激扬文字。1952年重修爱晚亭时,湖南大学校长李达致书毛主席,请求题书亭名,毛泽东愉快地接受了请求,手书“爱晚亭”匾额。1906年10月3日和1959年12月林伯渠有《游爱晚亭》和《重游爱晚亭》两首诗。上个世纪30年代著名女作家谢冰莹写的散文《爱晚亭》尤为著名,另50年代周世钊写有《爱晚亭》诗歌,1972年著名国画家李可染画《爱晚亭图》。
湖南人与近代史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