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现在几个争议很大的项目,国家大剧院我可以接受,鸟巢我不接受,水立方更不接受,最不接受的就是央视大厦。
国家大剧院我接受,因为它精神上是用了中国偏远地方的一种精神,同时,它这里面用了许多中国古建筑文化的思想。而且它是美的,无非是现代一点,在故宫的附近显得有点突兀,但是它能引导我们思考,中国的建筑需要发展,这种发展一定是要向美的方向发展。
但央视大厦我觉得是非常扭曲的。库哈斯我接触过,我们做上次那个圣彼得堡的项目,那个项目他参加了,他亲自给我们演示了,最后被我们淘汰了。他有一个类似的东西,60层楼的一个“X”。
这个东西,无论从艺术的理念,或者是从技术的理念都是错的,是一个扭曲的设计。
而且这个楼技术上也很糟糕,第一个,它的成本大大高于普通楼的成本。因为它的结构上需要做很多处理,所使用的材料会多得多。我们国家是一个非常缺资源的国家,国家应该提倡的是节能、节材、节水、节电。但是它没有,它告诉人们在浪费,浪费才出了一个奢华、丑陋的结果。还有,冬天在北方城市,它所有的斜面、斜角,上面悬起来的秃顶会产生许多冰柱。他要克服这个问题就得通电,就得电热。
央视大厦,我觉得也是对我们嘲弄,我觉得库哈斯在谩骂中国,他用了一个非常不客气的方法在骂中国的社会主义,骂中国的今天。
鸟巢也有问题:它也是一个巨大的耗能、耗材料的建筑。据说,它焊线的长度加起来是多少公里,我们以这个为荣,好像我们国家有这个实力做这个事,大量的材料耗在那个地方,没有必要。
当中国的建筑量每年的增量成了90%的时候,德国人说全世界新建筑量在中国有45%。当全世界1/3以上的建筑钢铁和建筑水泥用于中国的时候,当我们每年人口新增一千多万,相当于一个澳大利亚全量的时候,当我们的建筑单位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的时候,你想想,这个不光是为中国,也为世界造成了很大的问题。
《观点》:其实建筑本身可能反映了一个宏观层面的问题,中国人在发展中迷失了。
卢铿:我赞同你的说法,为什么我们现在突然遭遇了欧盟对我们经济上的一些制裁?其实是国外感觉到中国有些不理智的发展,但是我们不得不发展,如果GDP的增长率低于8%,我们可能会出现失业这类的问题,我们拼命发展。但是连续两位数的发展,十几年带来的一个有限资源国家的资源的拼命消耗,我们以后怎么办?没有人思考这个问题,几十年后就要出大问题了。
所以我书里面就写了一个问题,我们现在为了就业问题,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不得不去拼命发展。但是你想过没有,拼命发展以后,以后就不是就业问题了,是我们吃饭的问题了。因为中国的资源实在是有限的,我们很多战略资源是有限的,10年前,美国国土资源部出了一个报告,他分析每一个人一生当中要用多少铁、铜、铝、锌等等这些所谓战略资源。每个人基本上是固定的,比如说我问你你一生要用多少铝,你可能想不起来,但是你是要用很多的,你用的锅,你用的易拉罐,每个人都是很多公斤,但是这些公斤数乘以我们13亿就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
举个例子,中国的铁路总里程已经是世界数一数二的,但是除以13亿,每个人只有一根香烟长,这是很可怕的惩罚。你一辈子,比如说一吨铁,完全可能,你可能要用一千吨煤,完全可能的,你乘以13亿试试看,我们有吗?我们能够每年这么发展吗?中国煤炭大概10年前,每年的产量是4亿吨,我们非常高兴地说我们是世界第一了。你知道去年是多少吗?30亿吨。所以我们所有问题的核心是人口问题。人口太多是不可能减少的,尽管中国的计划生育已经非常到位,但是每年还要增长一千多万人,一千多万人是两个以上的新加坡,是一个以上的澳大利亚,很可怕的。
我们现在还是比较短视的。我觉得中国需要很多的公共知识分子,他们应该关注这种公共问题。但这可能关系到人与企业的责任问题,我们很少思考自己的责任,所以说,我们迷失了,我们没有自己的精神气质。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