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储备量成为房地产企业上市的制约因素之一,这在业界已是公认的事实。
星河湾上市土地成隐忧
星河湾计划明年年中在香港上市的传闻是这几天华南业内最关注的新闻,据说,保荐人已经确定,为瑞银和摩根士丹利,上市地点暂定为香港,预计将筹集到10多亿美金。
听起来前途一片美好。
但事实上,不少业内人士对星河湾上市充满了质疑。
众所皆知的一个事实是,星河湾没有太多的土地储备。据悉,星河湾除了一直在建的广州、北京两个项目外,就只有一块于9月底成功拿到手、但惹人非议的上海花木地块,面积37.5公顷。
除此之外,星河湾并没有别的土地储备。
由于黄文仔对品质的挑剔,使得星河湾向来是一次只专心开发一个项目,决不做全国工程四处开花的事情。回忆当初北京星河湾动工修建之初,广州星河湾就曾全面停工,所有人员北上支援。这是黄文仔做事专注的最好证明,同时也说明星河湾在人力、物力上皆不能承担多个项目同时经营。
中信证券著名分析师王德勇坦诚对星河湾土地储备的担忧:“依照星河湾现在的土地储备情况,他是绝对不可能上市的。不管星河湾的品牌有多好,土地都将限制其上市的成功。”
SOHO中国成败皆土地
在土地上摔跟头的上市企业绝对不会只有星河湾。如今已成功上市、春风得意的潘石屹就曾在土地上吃了大亏,使得第一次上市的计划含恨而终。
2002年,潘石屹首次宣布,要在美国及中国香港同时上市。可惜市场回报给潘石屹的是折戟而归。后潘石屹曾解释过个中缘由:美国和香港资本市场给SOHO中国定的市盈率为8倍。按照他们夫妇的设想,市盈率应是13至15倍,但当时地产公司的市盈率普遍在8-12倍。再加上当时公司声名初起,土地储备少,因而难以吸引海外投资者的注意。
事实上,土地储备一直是潘石屹的软肋。从建外SOHO以后,潘石屹就时常“闹饥荒”。虽然项目一个接一个地开发,但手中却没有一点多余储备。而他一直坚持“守住北京、守住CBD”的原则更使土地储备的道路困难重重,这样的情况甚至逼迫潘石屹想过放弃坚守北京的原则进军天津。不过今年3月,潘石屹以逾30亿元拿到位于北京三里屯47万平方米土地的消息。三里屯SOHO的获得,对于SOHO中国来说意义重大,它改写了SOHO中国长达3~4年的“断粮”危机。
但6月,SOHO中国再次传出通过香港联交所上市聆讯的消息后,将上市日期推后。据说,原因还是由于土地储备不足,承销商定价未达其心理预期。
而后SOHO中国能成功上市的关键就在聆讯会之前顺利地取得了前门大街的38个土地证。这使潘石屹上市道路上的最后一个栅栏轰然倒塌。
土地,对于房地产企业上市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SOHO中国的例子近在咫尺,星河湾要怎么做才能顺利上市,我们也只能拭目以待。
·崇源置业:土地价格上涨对土地储备有影响 07/11/18
·朗朗地产:青岛市场一直很平稳 07/11/18
·前途未卜的星河湾上市 07/11/18
·规范令不是限外令 07/11/18
·任志强详解华远借壳经过 07/11/18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