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武汉同处于中国交通大动脉的十字路口,然而,郑州近来却面临着一个郑州铁路中心正在“被边缘化”的危机。
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中对武汉的构想有这样一段话:合汉口、汉阳、武昌,三镇……则有如东方之纽约……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在全世界1000多座城市中评选世界十大城市的时候,将武汉列为全球第三。
但是在友邦调查公司对北京市民的一项“中部龙头城市”民意测验中,郑州以近40%的票数高居第一。
郑州,一座具有5300年建城史,3600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华炎黄子孙的发源地;中国交通、通讯的枢纽;投资环境名列国内大中城市前10位;国家批准的3个国际商贸试点城市之一;联合国推出的中国25个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
目前这两个城市在争做中部崛起的龙头,那么哪个城市将成为中部崛起的中心?
武汉和郑州之争有两个背景因素,一、湖北、河南都是中部大省,2005年河南省GDP超过1万亿元,湖北省的GDP与之相差2000多亿元。二、两者所在城市群规模和结构最理想。虽然各省都在打造城市群,但是武汉、郑州所在的城市群无论从辐射面积、城市人口看,都是长株潭、安徽沿江城市群、太原大都市圈的两倍以上。正所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经过综合比较,大致可以得出结论:武汉的综合实力略胜于郑州,但是正在造城的郑州有着新兴城市的特点,发展速度快,活力较强。
而武汉优于郑州之处,首先在于其经济总量比郑州多588亿元。其次,武汉的开放度超过郑州。再次,高教力量强,大学比郑州多14所,最后,武汉的科技创新能力强,比郑州专利申请、专利授权数多一倍。
郑州与武汉相比,有两个优势:一是以郑州为中心的豫北城市圈在GDP块头上超过武汉城市圈,二是从区位优势上讲,郑州的中心地理位置比武汉也更为明显。此外,她的铁路交通枢纽地位,也是武汉所不及的。
郑州的大企业数为306家,多出武汉76家。此外郑州的经济增长率在“十五”期间年均增长率14.8%,而武汉是13%。武汉有钢铁工业、汽车工业、光谷等十大产业。郑州县域经济发达,最突出的是纺织、食品工业。每吃6个汤圆就有1个产自河南,每3包方便面中有1包产在河南。这些都是郑州优于武汉之处。
所以,武汉和郑州这两个城市的优势都很明显,要做中部老大,谁都没有令对方心服口服的理由和实力。
郑州为什么自豪?
就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郑州如影随形地站在了武汉面前。郑州是中国铁路、公路、航空兼具的立体型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在陇海、京广铁路交汇的大十字架上,郑州名副其实地成为中国铁路的“心脏”。在公路方面,郑州是京珠、连霍高速公路交汇点。一类航空口岸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与国内外30多个城市通航,是航空一类口岸、全国五大航空门站之一,所以,打造航空物流中心和航空枢纽已是郑州为时不远的前景。
而且,郑州拥有中国第一家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与上海证券、深圳证券、上海期货和大连商品交易所一起,是隶属于中国证监会的五家证券期货交易所之一。以农产品交易为主的中国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市场价格,已经成为中国粮食市场的晴雨表。“郑州价格”受到全球最大的农产品期货交易所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关注,成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粮食交易的参考价,也成为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制定粮食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得“中”独厚,便利的交通所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催生了郑州商贸的发展。走过那场全国闻名的硝烟弥漫的商战,郑州商贸业已是百花争艳。目前,郑州共建成各类市场472个,其中全国性的批发市场和交易市场十几所,市场数目和销售额位居全国前列。活跃的商贸业又为郑州带来了更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郑州蓬勃发展带来良性循环。
中部崛起,中原先崛起;中原崛起,城市群先崛起。河南规划把郑州、洛阳、开封、许昌等九个城市组合成中原城市群,进行“集团军作战”。九个城市以郑州为中心,从郑州到任何一个城市的时间都在1个半小时之内,并以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新郑许漯产业轴线两条经济带在郑州交汇形成大“十”字架型的经济架构。其区域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省的35.1%和40.4%,创造了全省55.2%的生产总值和55%的财政收入,城镇化水平为35.5%,是河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
作为省会城市,郑州是河南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交通枢纽。但是,用城市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来衡量省会城市在全省的影响力,武汉占湖北省的30.8%,郑州只占河南省的15.6%。区域核心城市能力欠缺,而形成九城联动的中原城市群,无疑成就了一个“大郑州”。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蓝皮书》显示,中原城市群在中国15个城市群竞争力排名中位居第七位,超过武汉经济圈、长株潭、合肥城市群,成为中部城市群的“状元”。
也许经济学家钟伟在一次演讲中的比较可以作为这双城PK的一个注解:
武汉市现在的GDP是2500亿,郑州1000亿。地方财政收入武汉差不多200亿,郑州是210亿,所以郑州和武汉打平了。财政收入显示了地方政府可持续的财政能力。这两个城市在各自的省里面都占到了本省经济总量的差不多一半。武汉是有很大的城市规模,但是从核心区来看,武汉城市的核心区是281平方公里,核心区居住的人口是400万,所以武汉核心区每平方公里住了1.1万人,相比而言,郑州是后起之秀,郑州在两年或是三年前的城区面积非常小,现在核心区是260平方公里,居住了340万人,郑州每平方公里的人是1.3万人。所以我们看这两个城市,武汉略大一点,每平方公里的人基本上是1.1到1.5万人。这两个城市,现在武汉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万1到1万2,郑州是1万1千八,所以从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讲两个城市是一样的。但是从支出来看不一样了。郑州人均的支出也比武汉高一点。武汉现在人均支出水平大概是7千6,比郑州少200块钱。 从本地的居民储蓄来看,郑州居民储蓄1600亿,武汉居民的储蓄是1830亿。同样这两个城市现在的房地产情况怎么样呢?就房地产的情况看起来,郑州的房地产开发投资230亿,武汉的房地产开发投资是300亿。另一个数字显示出了这些城市的潜力不一样,也就是城建投资,一个地区政府对基础设施,对规划等等投入的资金显示出这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现在郑州市城市建设投资每年大概只有6、70个亿。武汉的数字不是特别的准确,有的说是160亿,有的说是200多亿,郑州和武汉到底谁能够胜出呢?这个不太好说。也许武汉人并不认为郑州是他的对手,但郑州的确是武汉在中部城市中最大的对手。四年前这两个城市不能放到一块比,现在可以比。郑州的优势它的经济基础不是很好,但是它的爆发力很强,增长很快,政府的税收增长很快。
·郑州城市建筑的时代印记 07/11/12
·2007年度中国风尚大奖 07/11/12
·07博鳌嘉宾演讲 07/11/12
·07博鳌将载入史册 07/11/12
·地产精英 博鳌论剑 07/11/12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