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由观点机构、第一财经日报、搜狐网、焦点房地产网、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共同主办的2007博鳌房地产论坛在海南博鳌落下帷幕。在“博鳌七年,中国地产二十年”的主题下,与会嘉宾在总结和回顾中国地产发展之路的兴衰成败中“共同寻找中国房地产的未来”。在短短2天时间里,智慧与激情碰撞,理性与感悟齐飞,论坛在中国房地产业欣欣向荣的表象下,给中国房地产界提出了“居安思危”的警示。
顶级盛事精英对话
本次论坛嘉宾阵容强大,杨慎、聂梅生、朱中一、陈淮、顾云昌、陈启宗、任志强、潘石屹、倪建达、巴曙松、钟伟、郎咸平、易宪容等行业领导、开发商及专家学者悉数登场。潘石屹与任志强在精英对话的打趣妙语、相互调侃成了论坛的一大亮点;而有秦朔、巴曙松、陈启宗、蓬钢等嘉宾参与的对话更是近年来中国房地产行业难得一见的精彩对话。
参加本次论坛的人数达到600人,为历届之最。博鳌房地产论坛、观点机构秘书长陈诗涛女士介绍说:“今年的论坛规模人数不仅达到600人,而且与会房地产企业也是历年来最好的一次。”
据了解,本届博鳌房地产论坛除了西藏之外,北到黑龙江,南到三亚,全国各地均有房地产开发商参加,成为历年来参会企业地域覆盖面最广的一届论坛,不同地域房地产商观点的交流与碰撞也为博鳌房地产论坛带来新的气象与活力。
在此次博鳌房地产论坛上,有开发商戏称,他觉得已经举办了7年的博鳌房地产论坛有些像房地产行业的“春节联欢晚会”,觉得每年的这么一次房地产行业的大聚会,机会难得。
国际化、金融化趋势明显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的繁荣离不开金融市场的参与和支持,同时,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也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根据中国房地产越来越融入全球资本的趋势,美林集团、中信证券、纽交所,新加坡交易所及香港联交所的总裁联手出席本次论坛,此外国内外各大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也不约而同地出席本次论坛,2007博鳌房地产论坛已经明晰呈现出国际化趋势。
“我们希望中国房地产行业不只是看到当前的机会与风险,我们希望大家能够在更大的平台上探讨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未来。”陈诗涛女士说。
在2007年,房地产行业的金融化趋势明显,同样本次论坛邀请了汇丰银行,中信证券,美林等多个投行的参与。不少开发商十分关注一些相关报告的发布,有开发商表示,我们就是希望能够从一些理性的角度来了解中国房地产在今年的发展,并从中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2004年,北师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在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发布房的地产金融研究报告受到了国内经济学者和房地产行业的广泛关注。今年的博鳌房地产论坛上,钟伟发布的《2007博鳌房地产论坛年度专题报告》更引起了强烈反响。据悉,钟伟目前已经接受博鳌房地产论坛组委会委托,每年将固定在博鳌房地产论坛发布该报告。“资本、金融、企业战略、土地等议题均有权威人士参加讨论。”博鳌房地产论坛秘书长陈诗涛女士说。
精彩演讲引发广泛讨论
在今年博鳌房地产论坛上,不少专家、学者与房地产商的言论引起了业内的热烈讨论,而一些与会演讲嘉宾对于现今中国房地产业“盛世”中的隐含的危机表达了自己的担忧,隐忧情绪渐渐弥漫,他们更多相信“居安思危”的必要性。
建设部原副部长杨慎在分析目前房价高涨原因时指出,“我们国家的经济不断增长,我们的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的住房需求量不断提高,房价也不断上涨,住房消费同我们城市化的进程是成正比的”。杨慎表示,我国住宅市场在过去的20年一直在不断改进,但解决住房问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他不同意将住房、教育、医疗列为目前中国“新三座大山”的观点,把办理住房贷款、贷款买房、贷款租房、分期付款的人称为“房奴”的说法,更不同意。杨慎的演讲引起了业内热烈的讨论,甚至有学者联名反对杨慎的说法。
18日下午才匆匆赶来的香港恒隆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启宗发言时快人快语:“我们现在50%的利润是从房地产得来的,做房地产在全世界都是赚大钱的最好办法。”从17年前开始掌舵香港老牌地产企业恒隆,并将其做到目前规模位列香港第二的陈启宗,面对国内各发展商和传媒坦言:“做房地产的,全是对挣钱最有兴趣的人。”如在澳洲,200个最有钱的人中,至少就有65个是靠房地产起家的。在他看来,房地产最能赚大钱,一是因为对社会来说,中产阶层拥有自己的房产,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二是因为房地产投资数目大,买房是大多数人一生中最大的投资项目;第三是房地产周期长、起伏大,抓住机遇的话是可以赚很多钱的。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