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别墅买家认为南方的别墅占尽天时地利,别墅就应该是花亭水榭,琪花瑶草。而事实上,这只是大家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其实,无论是北方别墅还是南方别墅都有其独特之美。本文将通过对中国南北别墅差异的由来、国外南北别墅的不同特色、中国别墅的历史演进、当代中国别墅的南北差异四个部分的详细介绍,让您全方位、多角度地领会北方别墅的阳刚之美与南方别墅的小桥流水。
中国南北别墅差异化由来
中国古代的别墅,应该说到明清时期,是中国民居发展的一个顶峰时期,当时有很多典型的建筑,北方地区以北京的四合院和山西的晋中名居作为代表,南方则以皖南民居和江南水乡为代表。
在北方,如北京的王府大院、普通四合院等;山西的晋中民居、乔家大院、大家大院、蒋家大院等。北京的王府大院共分为四个院。首先映如眼帘的是一号院,院子里种着松、竹、梅三种植物;二号院称为《国色》,因为院里种着牡丹,故以牡丹的名气命名,而三号院子里种有芍药,故为《天香》,是王府大院中最大的一个院。然后再从三号院出来向右拐是四号院即《兰院》,是最舒服的一个院,二层有一个供人玩耍的平台,站在平台上每个房间都能看到。王府大院是具有典型明清风格的古建筑。
北京的普通四合院。四合,是指东南西北的房子都有,布局严整,院落敞亮,使人有雅静舒服的感觉,而且长幼有序,各居其室,作息方便。北京的四合院分大、中、小三种规格。大四合院以清朝时的那王府(在金鱼胡同)和恭王府(地什刹海西街)等为代表,非常壮观气派,还带花园;中四合院一般是正房五间或七间,屋里有木隔断或落地罩,有的正房和厢房带廊子,全套房子,讲究的是磨砖对缝,黄松木架,风火双檐,屋里是方砖地,窗明几净;小四合院,布局简单,一般是北房(也叫正房)三间,屋里有隔断,分成一明两暗或是两明一暗。东西厢房各两间,南房(也叫倒座)三间,都是卧砖到顶、起脊的瓦房。也有的小四合院是棋盘心的,或是仰瓦灰梗儿的。院子里有砖铺的十字甬路,通到东西南北房搭理屋门,屋门前都有台阶儿。街门都是东南方,很少在正南方开门,因为庙门都是立在南方的正中,全是清水脊的门楼儿,两扇对着关的街门,各有一个小铁环儿,用它敲门使。在北京,像这种明清时代的主要建筑在今天林立的高楼大厦中越来越少见,有的已经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别墅这种特点不是人为可以造成的,而是经过多年的文化积淀,以及当地的气候、人文、风俗等各方面的条件所决定的。特别是自然条件,文化都是附加自然条件之上的。同样一个建筑,可以附加上不同的文化,如中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但建筑形式还是由它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所决定的。这个是客观存在的,谁也无法改变。
中国别墅的历史演进
提到中国近现代出现的别墅项目,在民国以前,中国的别墅多以传统民居为主,从目前保留下来的民居看,比较有钱的人住的房子,都是精品,一方面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体现了强烈的地域特色。即前面提及的南方、北方的典型的代表。但是,在鸦片战争前后,即在很多地方变成殖民地以后,殖民文化带来的欧美原版别墅建筑的植入,而且完全是照搬过来的,曾经一度改变了中国别墅的类型,而且逐渐成为有钱人住宅形式的主流,传统的民居开始逐渐被淘汰,留下来的大都是文物。很少再有达官贵人再喜欢传统意义的民居。从建筑文化上讲,中国传统民居的没落不代表中国的建筑文化就落后于国外,而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反映,所谓强势的经济必然带来强势的文化渗透。在现有经济条件下,很多人觉得照搬过来的别墅,未必是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活模式,但是它能带来一种满足感、成就感和财富的表达感。由此,西洋式、东洋式的别墅建筑,在很长一段时期成为我国别墅的代名词。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包括80年代中期,2000年左右开发的大大小小的别墅项目,都是以欧美风格为主。其实,别墅本身的风格不是特别大的一个问题,它只是一个外在表现,但它所带来的巨大问题是,这种引进来的建筑风格是否真正适合当地气候及地域特点?先抛开它是不是中国的木结构、庭院式,就谈它对气候、对环境、对阳光,是不是有那么强的适应能力。比如,西班牙风格的别墅是来源于地中海,而地中海属典型的海洋气候,四季都比较湿润,但是在中国,从广东到哈尔滨可能都有这样的别墅存在。再比如,同样一个北欧的建筑,本来适应在寒冷地区,但它可能会出现在中国上海。所以,这就引出下一个值得讨论问题,即南北方别墅的个性化特色,究竟应该怎么体现?
那么,先抛开历史、地域等特点,单看别墅本身来讲,影响其居住品质或形象的几大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技术。那么,这个技术只跟历史、经济有关,跟区域没有关系,即使技术水平再高,也是那个地区都可以运用的,跟南方、北方没有关系。
第二是室内空间。同样是跟人的居住习惯有关,跟生活方式有关,不是南方人就喜欢小厅,北方人就喜欢大厅,所以,这方面的要求也不会体现在南北方的差距上。厅、房、卧室、卫生间、厨房等,应该有什么样的配比关系就有什么的关系,与地域无关。
第三是半室外空间。通常指有顶但没有墙的空间,包括雨棚、敞廊、回廊、敞厅。半室外空间就可以体现出南北方的差异。在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寒冷,所以,别墅的半室外空间就非常少;而南方就更能凸显其半室外空间的优势,如可以做出各式各样具有不同空间体验的半室外空间,而且这个半室外空间往往能成为别墅的一个亮点、卖点。
第四是纯室外空间。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附著于建筑主体上的室外空间,包括常见的露台、阳台;另一部分是室外庭院。露台,阳台对于南北方来讲,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应该说旗鼓相当,北方冬天不好用,南方夏天不好用;而室外庭院部分,也应该是旗鼓相当的,而不是谁比谁强。从常理上讲,南方具有四季如莺的效果,红花绿树,四季如画,而北方有四季分明的效果。但是,由于环境的破坏,北方比南方更严重,特别是水资源的缺乏造成现在南、北方地区在自然环境上的不平衡,所以,通常意义上讲,北方的庭院不如南方的庭院。因为,北方本来不缺乔木,灌木等,而由于现在都是不毛之地了,很难在短时间内成形;而南方,本来环境就好,加之水分充足,所以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把绿化做好,哪怕是新建的小区,通过移植,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社区的整体绿化。
后记:
城市及区域的人文特征是建筑设计者的最重要出发点。既要对其历史进行深刻的解读,又要看到其未来的发展走向。一味地抱守和复制传统或者生硬而突兀地在传统中安插现代都是不可取的。
现代人居环境的设计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境界,这是满足人物质层面的居住需求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传统的人文精神能够源远流长地延续下去的基础。
传统的建筑符号和园林表现手法,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建筑设计理论层面与普通居住者之间最直接的共鸣点。“根”文化,是中国人价值取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这种情结,有很多设计者和开发者试图在完全现代化的都市或者是某些北方城市实现水乡民居梦。能够获得用现代手法传承历史人文的实践机会,我们是幸运的。
·多方利好滨海市场供需两旺 07/11/09
·上海新江湾城拍出2万楼板价 07/11/09
·李爱君 家园梦 07/11/09
·房地产是赚大钱的好机会 07/11/09
·穷人与富人的居住时代 07/11/09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