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做为一个大型的购物中心你认为需要多久才能旺起来?
邝俊松:每一个购物中心,其实我们做过就很清楚,人人都讲一年旺起来,这都是瞎说的。每一间购物中心,没有两三年是旺不起来,像天河城,现在看它非常旺。他96年开业,到99年它真的是旺起来,还是要有一个过程。正佳,你说它真正旺起来了吗?真正旺起来了,我们的指标就是出租率要达到90%,物业管理费的收缴率要达到90%多。如果换手率很高就表示有些生意在这个购物中心不适合做的。中华广场这几个指标都很稳定,并扎扎实实的往上走。正佳还在颠覆,它已经开业三年了。
《观点》:广州人比较注重风俗,中华广场对面是烈士陵园,旁边是省中医院,当初为什么选择这个地方?
邝俊松:坦白的说,商业经营形式有时好象是一种误打误撞。在中国就有这样一种形式:比如我看中这个地方,经营什么自然会先有一个构思,然后再跟政府部门拿这块地。基本上是先拿到了地块,再考虑在地块上经营什么东西,因为最终经营什么东西不是由自己来决定的,是由规划局去定的。它认为这里该做商业或者是写字楼,或者是住宅,你就得这样做基本上没得改的。对于风水,可以说中华广场选址没有任何一点风水的因素。
《观点》:几年过去了中华广场的定位还跟开业时一样吗,你们定位消费群体是什么?
邝俊松:我认为消费群还是年轻人,最活跃的年轻人。一般现在做服装的人,都希望20—40岁之间的消费群体成为他的主力消费群体。中山百货里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主要做时尚女装的场地,旁边还会弄一两间做老年人衣服店面。很多人是这样考虑的:往往买老年人衣服的时候从来不是老年人去买,是年轻人来逛的时候顺便帮老年人买的。一个场子如果专门定位为特定群体如老年人消费的话,这个场肯定死的。所以我们中华广场的定位也一直是在20—40岁之间,购物本身就是年轻人喜欢的。
《观点》:中华广场引进吉之岛的时候困难吗,您感觉它怎样?
邝俊松:难度不小,但是吉之岛实际是一个非常好的、非常谨慎,而且非常优秀的经营者。引进时谈的条件很苛刻,外资企业都是这样的。特别是日本人,非常保守、谨慎,在没有进之前,把所有该想到的问题都想透了。他们看过了很多数据,还测试过我们的人员,觉得这里肯定能做得起,那他们就会进来。
《观点》:中华广场经营情况看起来很好,但现在你们还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邝俊松:把握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这是最困难的。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变得非常的快,去年一个牌子在这里卖的非常好,今年可能就不行了。为什么,因为很多常来购物者的消费习惯变了。比如,有些人年龄增加了三五岁的时候,他不喜欢纯休闲的服饰,他要求有点偏正装一点的服饰,颜色偏淡一点的。但是你发现不了这种变化,那就很容易慢慢的走向误区。
《观点》:您觉得目前来讲,商业地产是否有比较成功的模式可以复制?
邝俊松:我认为没有,每个地方都不同。拿购物中心打个比方,如沃尔玛在深圳有一些店做的不错,到了东北就不一定做的好。再如,吉之岛还没进军重庆,跟重庆人非常反日是有点关系,它不仅从商业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还考虑到社会因素。最近太古汇从香港过来进军广州的,那它就要做好对接,如果它纯粹照搬香港那种操作模式来做的话,我认为不行。因为广州的一些消费者很理智,而且去香港非常方便,在高端产品上他们更愿意到比香港便宜的地方买。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