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卢铿对王石说:“能否来一场新住宅运动?”卢铿认为,住宅产业的发展不能够只依靠技术和经济观念来解决问题,唯有源自全社会的文化关注才能改革这个产业,促进它的跨越式发展,住宅产业对内需市场影响极大,还对社会生活和民族文化的进化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王石很赞同,当时就宣布了这个议题。
2000年6月24日,“新住宅运动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如期举行,“新住宅运动”的思想第一次公开提出。事后卢铿回忆道,“那些天,全国各地来了许多记者和发展商,各地的媒体也相继发表了许多评述,惟独上海的媒体未见只言片语,当时,我并没有感到任何遗憾,因为我了解上海。”
什么是“新住宅运动”?卢铿的定义是“以住宅业为背景的文化创新运动。”他曾经用一份宣言、四句话、十个思想和一百多个问题来引导人们认识这五个字,然而他认为最直接的理解是:应该以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做住宅,住宅业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载体。
1999年,卢铿写了《开创一个中国人生活的新世纪》,阐述“新住宅运动”的缘起,他在文章中写道,“中国住宅产业正在经历一种深刻、迅猛的变化,那个‘阿毛阿狗’们只要有钱有地就可以暴富的房地产时代已不复存在,成功的发展商们正在感受着这个新兴产业的无穷魅力……从无房到有房、从小房到大房、从旧房到新房、从一房到两房,以及人口的增长、需求的变化、审美的进步等原因,使得中国的住宅产业有着一个非常广阔的空间……这一场追求美好生活、促进中国住宅全面改观的文化运动将会得到政府理解、学者关注和百姓支持,并会成为下一个世纪初中国新文明进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世纪,中国呼唤‘新住宅运动’。”
2000年卢铿提出的新住宅运动理论及社会影响构成了三年以后“新文化地产”的潜基础,卢铿自称是该理念的“鼓吹者”和“推动者”。“新文化地产”提出的是一种做地产方式,它强调文化与地产的互动,文化是地产的灵魂,而地产是文化发生和不断创新的场所。后来卢铿再度发表文章,首倡“新东方主义”艺术观,他定义“新东方主义”是:“扎根于东方传统审美情趣并以西方先进技术为实现手段的,更能体现民族鲜明个性的美学表现形式。”
今年57岁的卢铿是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的嫡孙,毛泽东称卢作孚为中国近代工业史上不能忘记的人之一。卢铿在万科周刊“新住宅运动”论坛上与网友交流,一位网友问及祖父对他的影响,他说:“我的祖父不只是一个船王,他更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他的许多思想和追求中对我的潜意识影响很大。”
从“新住宅运动”到“新文化地产”再到“新东方主义”,卢铿的理念始终贯穿人文关怀,房地产不再是简单的房子,它和我们的生活、社会息息相关。
·“村长”彭磷基 07/08/27
·大盘碧桂园 07/08/27
·曾永林:中铁二局独立发展地产业务 07/08/27
·朱孟依与合生 07/08/27
·1997-2007 道路与梦想 07/08/27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