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房地产界,他绝对是一个另类。
当王石、潘石屹、任志强们一个个都成了地产明星,他却始终“默默无闻”。很长一段时间里从网络上能搜索到他的惟一照片,还是因为其公司98年在香港上市必须提供的那张董事局主席照片。即使到现在,网络上能搜索到的他的照片也不超过3张。
他在2004年福布斯《中国大陆百富榜》上以45亿元人民币(4.36亿美元)位列第10名,在2005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中,他更是以14.3亿美元位列第2名,连王石、冯仑这些地产明星们都望尘莫及。后来王石的一句话还是让神秘的他浮出水面,“万科不是地产航母,合生创展才是中国房地产界真正的航空母舰。”他,就是朱孟依——合生创展董事局主席。
上世纪80年代中,当朱孟依20出头,还在镇上做着包工头的时候,就表现出了与普通包工头不同的头脑和眼光。“那时在我们镇上,很多人在家门口开商铺,很乱。我就想,如果把这些人集中在一条街上的话,又好管理,又容易形成市场。”于是他找到镇政府,表示愿意帮助建设商业街,回报只要将业主租金给他分成就可以了。从一开始,朱孟依就自觉地成为了地产开发商。
从丰顺到广州的几年时间,朱孟依积累了丰富的人脉资源及超强的市场洞察能力,这让他有资本在1992年与张芳荣、陆维玑夫妇在香港共同创办合生创展集团公司。
朱孟依购买的第一块地是位于天河区的大块土地。当时的市中心还是西边的越秀区,朱却有自己盘算:在广州市政府的未来规划中,天河区将被发展成商业中心。华景新城的拔地而起让合生声名鹊起,而天河也很快就变成广州市内最繁华的商住区,朱孟依既把握住了机会,又推波助澜促进了天河的崛起。
随后,合生一发不可收拾,在广州接连开发了骏景花园、帝景苑、愉景雅苑、华景新城、暨南花园、华南新城等近20个项目。
朱孟依的开发项目全都都刻着深深的“华南模式”烙印——大盘模式。从华景新城开始,就以面积大为显著代表。合生在广州开发完成的项目中,建筑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的项目有5个,超过100万平方米的项目有3个,甚至有项目超过200万平方米。
廉价的土地、大规模的建设,使合生开发的项目比别人拥有更低的成本。原恒基中国公司总经理,现任合生的总经理谢世东对记者说:“在大型发展商中,我们的建筑成本是最低的。以高层塔楼为例,一般发展商每平方米的建筑成本是3500元,但合生的成本只有2500元。而十几层的小高层,合生每平方米的建筑成本仅为1700元,但其他发展商却需要2300元。”一位当地的开发商苦笑说:“在广东做房地产,你的成本很难低得过朱孟依。”
1997年,天河东郊并没有大型的住宅项目,合生在那里巨资开发了骏景花园,当人们看淡这块土地的价值时,九运会的举办使房价一举升温。而后来,当朱孟依把战线扩张到全国,他的战略同样如此,以天津宝坻县1.8万亩土地为例,土地均价每亩仅为6500元,政府还要投资市政建设,简直可以用“惠而不费”形容。
广积土地,朱孟依更懂得精耕细作:合生引进香港房地产先进的设计、开发以及管理理念,大量创新保证了物业的高品质。低价格、高品质的物业最终在市场上形成了强势竞争力。
短短十五年,朱孟依从广东走向全国。
短短十五年,他名下的合生创展珠江投资两家公司互相配合,成为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重化工业投资等跨行业多元化的巨型企业。
而朱孟依依然是地产界谜一样的人物,他的传奇故事更多的留在了时光的轨迹中。
·朱孟依与合生 07/08/27
·华南模式 07/08/27
·唐明曦 华南模式之辨 06/09/27
·冰城地产能否复制“华南模式” 06/09/22
·华南行解密楼市困局 众人睹目广州细则 06/09/22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