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板
  • >> 观点网 >> 其他 >> 正文
    专访: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先生
    https://www.guandian.cn2007-07-06 19:48:42来源: [ 观点网 ]
    发表评论 打印文本 关闭

      1、我们发现从海南建省开始,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开始释放,您是否也这样认为,房地产行业生产力的释放与经济体制改革之间存在那些联系?

      没有经济体制改革就不会有房地产行业的长足发展,许多人质疑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但是如果延续原来的福利房制度,那就是延续基于权力等级的住房分配制度,这比目前的商品房加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廉租房的模式,是一种福利改善还是倒退,不妨自己看一下10年前的居住条件和现在的居住条件就可以作出判断。

      2、一个比较激烈的批评是房地产行业技术门槛太低,资金和土地资源是关键因素,大多数人认为房地产企业只要有了资金和土地就能够获得丰厚的利润,您认为呢?房地产企业该如何平衡资金与土地资源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房地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行业从无到有必然是从低门槛起步的,这种低门槛包括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素质、企业管理水准的低门槛,市场竞争本身会导致进入门槛的逐步提高。

      在目前官商勾结的情况下,有了土地和资金,的确能够牟取暴利,相对于开发商自有资金而言的暴利。

      平衡资金和土地储备之间的关系,在政府而言,最关键的是改变现在公开但是既不公平也不公正的土地储备和招拍挂制度,这是政府权力对市场机制的公开侮辱。可以考虑的思路是土地期权制。在房地产开发企业而言,财务能力有可能成为其核心竞争能力。

      3、中国房地产很大程度上学习了香港的做法,国内目前房地产的模式与香港模式有无本质上的不同,这种不同体现在那里?有观点认为香港模式可造就了一个投机性的房地产市场,您是否认为目前国内的房地产市场是投机性市场?

      目前国内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和香港没有本质的不同,如果说有不同,那么就是香港的土地收益绝大部分进入了香港特区政府,在中国,土地收益还被为数众多的政府职能部门层层盘剥。

      香港模式在香港沿用了几十年,如果说香港房地产市场始终是个投机市场,显然是有失公允的,但香港模式的确和高房价关系密切。国内房地产市场是否属于投机市场,要由事实来检验,而不是喊口号。

      4、您是否认为目前政府的宏观调控的方向与方式是正确的?房地产宏观调控主要应遵循那些原则?

      目前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说不上由什么正确性,甚至说不上有什么目的性或者逻辑性。我想调控政策第一需要不违反逻辑,例如政府部门鼓励大家租房,同时又严厉限制个人拥有多套住房,如果每人的住房都基本上是自用的,那些租房的人在市场上怎么找得到房屋出租者?调控政策第二要不违反市场机制的起码规律。市长如果能够决定其辖下的房价,那么这个区域市场肯定是扭曲而可怕的官定市场,而不是健康的市场。再如北京市的土地招拍挂,除了公开就没有剩下任何符合市场机制的东西,这种对市场机制的起码的不尊重是政策的大忌。调整政策第三要理解市场约束和政府约束的边界。现在一些政府官员意识到解决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难以通过市场来解决,更大程度上是依赖政府,这是好事,但是需要提醒的是政府行为也存在约束,例如有些官员声称,要通过经济适用房为80%的城镇人口解决住房问题,这种气度和梦想是好的,但是请注意政府的财力约束。

      现在回顾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显然杂乱无章,缺欠目的。

    相关文章

    ·专访: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先生 07/07/06

    ·施永青、钟伟:宏观调控不可违反市场规律 07/07/06

    ·教堂的几种建筑风格 07/07/06

    ·上市房产公司业绩分析 07/07/06

    ·忙人买股 懒人买楼 07/07/06

  •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

观点 © 2005-2006 guandi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B2—20050206] 关于我们 | 业务联系 | 友情链接
网上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