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近来关于香港模式的讨论很激烈,作为香港模式的亲历者,您如何看待目前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香港地产商,他们更适应这个环境吗?
施永青:这两年,内地投资的香港地产商增多了。实际上他们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就进去了很多,但是93年左右国内宏观调控,他们退出来了,很多土地拖了很久。90年代中到2002年左右是一个周期,房地产投资增长比较慢。但2003年国内房地产价格上升后又他们又开始又去投资了,又去买地了。但是成不成功现在还不可以这么快讲,因为房地产是一个很本地化的产业,外来的公司不一定有优势。
香港的地产商在国内的优势是资金比较雄厚,他们都是上市公司,他们有钱。但是不利的地方是他们不熟悉地方的情况,没有本地的开发商熟悉,和政府部门的关系,所要办的手续都不如本地的清楚。另外香港的开发商成本比较高,用的是香港的管理人员,工资比较高,另外决策部门很多都在香港,对本地的信息不了解,做决定做得慢,管理的效益也比较低,所以我对香港的开发商在国内的竞争能力给的分数不高。如果内地好的开发商有80分的话,那么他们只是75分。
香港的开发商以前也不是因为管理的特别好而挣钱的,他们也是靠政府的政策做成的,因为香港的政府控制土地供应,土地是慢慢的批出来的,变成价格不断上升,所以有土地储备的开发商都挣钱,他们是挣社会钱,而不是挣管理能力的钱。所以香港开发商挣的钱所含的附加值不是因为管理得好,而是因为政策。
国内土地比较多,香港开发商靠土地升值的优势就没有了。前两年国内资金流向土地,土地增值可能比较快,但是他们是见到土地增值才来,来的时候可能已经迟了一点。人家管理得比你好话,内地开发商的成本小的话,价格上就有优势。挣钱的时候人家比你挣得多,亏本的时候你比别人亏得多,所以香港的发展商没有优势。
我刚才说80分对75分,不是说80分就是80分,70分就是70分,当80分打赢70分的时候,你每一次都不够人家打,就每一次都输,你可能就只能占到30%的比例。所以我觉得香港的开发商在内地没有优势。品牌优势可能在广东省好一点,但在内地就不一定。没有产品的时候人家可能还有幻想,但产品一出来了就怕货比货。
观点:从市场经济本身来看,中央的宏观调控会不会打击房地产市场的自由竞争?
施永青:房地产市场是政府要扮演一定角色的,但是政府要管的是大的,不要管小的。宏观的可以,但是微观的不要管得太多。控制土地供应,控制资金流向可以,具体的就不要管了。现在我觉得是管多了,但是效益不好。我以前说空置楼房收空置税,让更多的空置房进入市场流通,供应多了,价格就自然掉下来了。但现在说两年后买的不收税,两年内的收税,就造成人家本来想卖的拖着不买了,这样市场供应反而小了,价格就自然要上升。
所以在调控方面的手段还是不太高明,成效不好。公布了几十条新的条例了,但成效没有见到,公布的东西不能落实,要不就是好人受管制,坏人还有优势。好的,正规的开发商绑手绑脚,不正规的开发商去掠夺机会。所以我觉得推行的政策,先要估计落实的能力,否则的话人家发现都是假的,是失去公信力了。
观点:作为曾经的“香港左派”,对国内宏观经济你有何看法?
施永青:中国的现在的问题是闲散的资金太多,工业生产已经是产能过剩,资金流到传统的工业领域能盈利的机会不是太多,所以资金会流到房地产这样的投资领域,流动资金肯能要有一个储藏模式。现在中央的做法是希望资金流到农村、大西北,制造内部需求,但这个问题不是这么容易能够解决的。现在大家手里有钱的都希望把钱存下来,否则的话你不炒人家炒,泡沫爆破的时候你就肯能留下来的没别人炒了的留下来的那么多。
中国房地产市场现在已经超越了人民的购买力,但是闲散自己还是在的,投资进来,房价就在继续涨了。
马克思对资本注意本质的批评是没有错的,需求与生产之间的不平衡是把更多钱流向有资本的人,无产阶级还是没有钱,这样怎么刺激需求。关键问题还是分配问题。有钱的人钱太多是不会花的,因为他花不了这么多,但是没钱的人就像买这个,买那个,只有穷人有钱之后才能刺激消费,社会经济才能持续增长。这个不解决经济增长就受影响。
当然,我现在觉得马克思以前解决经济问题的方法是错了,计划经济是不成功的,因为我们的社会太复杂了。因为中央不可能了解全部的情况,应该是让社会个体自由的处理自己的问题。所以法律不要定得太多,应该是动力给人民。人民应该有自己的选择,有自由,个人要有自由生活的空间,个人自己取谋幸福。
社会应该让个人有幸福感,这样的社会的秩序才是正常的秩序。
·专访:香港中原集团董事局主席施永青先生 07/07/06
·施永青、钟伟:宏观调控不可违反市场规律 07/07/06
·香港住房制度何去何从? 07/07/06
·2007(博鳌)房地产论坛邀请出席嘉宾 07/07/06
·中国闲散资金太多 07/07/06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