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实施的“一揽子化债方案”导致城投债净融资量减少,尤其影响私募和低评级债券。2024年初,非重点省份融资规模下降,重点省份负增长;发行利率从3.5%降至3%以下,区域差异缩小,高票息债券比例降四分之一,反映市场风险重评和政策影响。
观点网讯:6月12日报道显示,2023年“一揽子化债方案”的实施,城投债的净融资量有所减少,这主要受到到期债券数量较大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私募债、低主体评级以及区县级等高票息品种的净融资量出现了更多的变化。
进入2024年,1至5月期间,非重点省份的城投债净融资规模同比出现了显著的减少,而重点省份的合计净融资量则呈现负增长。在价格方面,城投债的发行票面利率在2024年第一季度经历了从3.5%以上到3%以下的调整。从区域角度来看,重点省份与非重点省份城投债的发行票面利率差距已经显著缩小。
随着新发债券的发行利率下降,3.5%以上票息的城投债占比也相应减少,目前已下降了四分之一。
审校:武瑾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