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养老运营发展报告·观点月度指数

观点指数研究院

2021-09-24 16:47

  • 对成熟的养老机构而言,医养结合具有必要性;目前国内养老项目主要通过与周边医疗机构合作来输送医护服务。

     

    观点指数 中国养老市场还在起步阶段,未成熟的市场及项目模式无可避免地暴露出许多的问题。首先是养老机构及床位的数量未能普及到每一位长者;其次是大部分长者的消费能力与养老机构的收费并不匹配。此外,养老机构质量良莠不齐,医疗配套并不完善,不能保证入住的长者得到及时、专业的医疗救助。

    在项目的选择上,尽管部分企业开始下潜到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上,但总体来说,企业仍是偏向打造中高端的养老项目。

    8月,各企业在养老业务上的拓展方向不变,多个高端养老项目接续落地。

    深入观察市场中的养老项目,配备独立医疗机构的项目少之又少。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发展,主要是与附近医疗机构合作的形式来向养老机构输送医疗服务。

    在医疗资源紧缺的背景下,医养结合模式的普及难免遇到一定的压力。

    泰康之家落子三城,保利健投深潜养老服务

    8月,泰康之家的CCRC版图再拓3城,分别为温州、天津以及济南。

    8月1日,泰康之家·瓯园正式启动,投资20亿元,是泰康集团在浙江打造的第三家医养社区。瓯园坐落于瓯海生命健康小镇,该小镇已确定有中国基因药谷启动区、海派医药总部项目、浙南公共卫生紧急医疗救援基地等医疗相关项目入驻。瓯园位于小镇的核心位置,依托这一批优质的医护资源,构建了完整的医养结合生态。

    8月11日,泰康成功摘牌天津市西青区水西公园核心地块;隔日,成功获得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孙村项目,津园和儒园相继落地。两个园区延续泰康之家CCRC项目的布置,定位为高品质养老社区,并配备康复医院。其中,津园与天津第一中心医院仅一路之隔,入住的长者可享受便利的就医条件。

    截至8月末,泰康之家已完成全国24城布局,有8个园区已投入运营,共可提供超过1万套养老公寓。

    数据来源:观点指数整理

    月内,九如城分别在德州市和宁波市有重要签约。18日,九如城与德州市庆元县中医院签约康养项目,以医疗机构为载体,搭建机构—社区—居家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另一项签约为宁波市镇海区庄市街道5A级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项目,项目将结合当下养老模式的新方向——数字养老,打造智慧5G养老服务中心。两个新项目均以轻资产的模式推行,九如城连续多月的扩张,向市场证明了轻资产养老项目的生命力。

    随着养老市场以及社会的发展,长者的养老需求也在不断转变,入住养老机构的长者更加注重服务的质量。

    对此,远洋椿萱茂前瞻性地将CCRC的概念升级成CLRC,即将CARE变为LIFE,旨在让长者享受更好的服务以及更积极的生活方式。本月,远洋椿萱茂首个学院式CLRC社区·和园长者社区正式开业,标志着椿萱茂的专业服务和创新体系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谈及养老服务,以品牌“和熹会”著称的保利健投近来也下潜到养老服务供给上。除和熹会的建设之外,保利健投同样有与街道签约,为居民社区提供专业养老服务。

    8月16日,保利健投中标嘉善县大云镇社会福利养老服务中心服务外包项目。在养老行业人才培育方面,保利健投同样有出一份力,保利嘉善银福苑于本月获批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办学许可,确保护理人员的专业程度。

    医养结合模式思考:广度与深度

    从长者以及亲属的需求出发,在选择养老机构时,医疗配套是重要的考虑因素。医养结合是我国当前主流的养老机构模式,但是,尽管大部分的养老机构都以医养结合作为卖点,能够真正提供专业医疗服务的养老机构却少之又少。

    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医养结合,需要大量医疗资源向老年群体倾斜。现实问题是,我国人口基数庞大,老年化程度也在不断加剧,而医疗资源是十分有限的,多数公立医院已是超负荷状态。

    养老社区内单独配备医院,可以很好地解决入住长者的医疗问题,但由于建设成本及医护人员紧缺等方面的原因,仅有很少部分的养老项目有内嵌的医疗机构。

    来源:观点指数整理

    大部分的养老机构通过与附近医院签订合作协议,为入住的长者开通绿色通道以及提供定期体检服务的方式来实现医养结合。

    这种模式下,长者能够比较便利地获取周边的医疗资源,机构也能减少在医疗配置上的投入。不过该模式充分发挥有效性的前提是,养老机构的选址邻近医院,这也决定了仅有部分养老机构满足条件。

    除了上述两种模式外,医院也可以开设养老服务或在养老社区内设立分院。

    按照分级诊疗制度的划分,我国医疗机构共可分为四个级别,其中,三级医院负责危难重症,承载了大量的医疗问诊,而一、二级医院的利用率却不高。国家卫健委早在2018年就发文鼓励一、二级医院转型。在今年举办的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多部门联合再次提出建议,加快一、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护理院以及老年病医院等。

    如此,不仅能提高医疗机构的效率,还可以使更多的长者得到专业照护。现阶段机构养老医养结合模式已初具规模,但大部分居家养老以及社区养老的长者依然只能通过去医院挂号问诊的方式来获取就医服务。针对这类主体,社区的适老化建设以及医护人员入驻必不可少。

    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机构养老,医养结合的难题都集中在“医”上,当前三种医养结合模式都有其局限性,普及医养结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撰文:赖筠红    

    审校:欧阳颖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创新业务

    8月

    养老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