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市场预期不同,一季度北京未能迎来较大突破。
受2016年10月以来的政策收紧与春节因素叠加,1、2月北京楼市延续低迷。在3月迎来短暂小阳春后,为落实中央“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总体要求,短短半个月内,北京楼市调控措施层层加码。
受这一波密集调控政策影响,北京3月后半段新增买房客户需求登记量,新增合同签订量迅速减少。据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市场研究院数据统计,317新政出台后的14个交易日(3月18日-3月31日),北京区域的新增买卖合同签订量比新政出台前下跌66%。同时一季度,北京全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仅网签8884套,市场降温明显。
销售榜单方面,泰禾以116.2亿领跑季度销售榜TOP10,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充足的土地储备以及丰富的产品线,让泰禾成为销售榜单中唯一过百亿的房企。
另外,首开和首创分别以80.9亿元以及77亿元的销售金额紧随泰禾之后,成功进入销售前三。不过意外的是,万科此次跌出销售三甲,以68.2亿元的销售额居于第四位。
土地市场方面,今年以来北京加快土地供应节奏。一季度,全市已供应经营性用地约230公顷。其中,商品住宅供地161公顷,是去年全年商品住宅实际供地量的1.5倍。
泰禾独占鳌头,万科跌出前三
泰禾以唯一的百亿成交额领跑季度销售榜TOP10,百亿销售企业形单影只不仅说明了一季度北京市场的暗淡,同时也表明TOP10榜单分化明显。
1-3月,泰禾北科建泰禾丽春湖院子、泰禾长安中心、泰禾中央广场多点开花,在各自的细分市场都有亮眼表现。
商住业务方面,泰禾中央广场为泰禾季度销售录得大头,75.83亿成交金额不仅贡献了季度销售的大半,也领跑北京商住市场。同时,泰禾也在别墅市场持续发力,北科建泰禾丽春湖院子季度销售41580平方米,以24.85亿元的销售金额位居别墅市场销售榜首,并拉开位居第二的首开龙湖天琅12.47亿。另外,商业地产项目泰禾长安中心也录得5.3亿的成交金额。
2017年二季度,泰禾还将在北京市场推出泰禾东四环项目、泰禾昌平拾景园等全新项目。同时,北京以及北京周边区域的多个项目也正在准备中。
据观点新媒体过往报道,泰禾还与北京创业公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拟在创新创业服务、特色小镇建设、城市综合体项目等领域开展合作。
一直被业内人士认为与北京“同根同源”的首开,则以80.9亿元的金额夺得销售亚军,进一步证明自己的优势。观点新媒体获悉,一季度首开于北京有6个项目,其中别墅项目有两个,共录得14.94亿元;豪宅项目首开华润城、首开国风尚樾、首开璞瑅共销售15065平方米。
据了解,2016年首开在北京地区的销售额突破300亿,从最近的动作来看,首开似乎更加重视大本营的“深耕细作”。年报显示,一季度首开联合中海、保利、龙湖等企业以103.83亿元的总价新增北京三宗土地,建筑面积52.51万平方米。
与泰禾类似,1-3月首创于北京的4个房产项目收金77亿,坐实季度销售第三的位置。其中主打“科技大宅”的普宅项目首创天阅西山,以77917元/平方米的均价为首创贡献了15.07亿元的销售业绩。
从首创公布的3月营运数据获悉,3月成功获取了北京密云区檀营乡项目,该项目位于密云核心区域,紧邻京承高速、京沈高铁綫和密云汽车站,规划地上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未来,北京区域应该会成为首创继续深耕的“宝地”。
不过TOP10榜单中万科的身影可能会令市场稍显意外。一季度万科意外跌出前三甲,68.2亿的表现显得有点平淡。
万科发布的一季度业绩公告显示,2017年1-3月份销售金额为1502.7亿元。其中3月单月销售破600亿元,但是这份“冲劲”似乎在北京市场稍显乏力。
从销售榜单获悉,1-3月万科于北京拥有11个销售项目,这也是所有房企中项目最多的。但总体来看,吸金能力相对较弱。其中为万科贡献最大业绩的商住项目万科天地为其录得14.67亿元,但是却落后商住排行一位的泰禾足有60亿。在楼市调控持续加码的背景下,万科一季度突破1500亿的亮眼业绩似乎未能在北京市场得以延续。
调控立竿见影,市场渐回理性
纵观北京第一季度楼市,在1-2月成交萎缩下,3月楼市终于迎来回暖。就在大家以为楼市“金三月”终于不用暗淡收官时,北京突然祭出317新政,并在随后的近半个月时间里连续出台多项从严限购、限贷的执行细则和标准,“金三月”平淡收场坐实。
据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市场研究院数据统计,2017年一季度,北京全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共网签8884套。具体来看,受2016年10月以来的政策收紧与春节因素叠加,1月份北京楼市遭遇降温。2017年1月,北京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共网签2999套,与去年1月相比下降32.8%。成交均价为38006元/平米,环比下降6.6%。。
接下来的2月延续低迷,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共网签2803套,环比2017年1月下降6.4%;成交总面积为36.06万平米,环比下降17.2%;成交金额为145.82亿元,环比下降11.9%。
经过了1月、2月的冷清后,3月北京楼市终于迎来短暂小阳春。据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市场研究院数据统计,2017年3月,北京全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共网签3082套,比今年2月新宅网签量增加了10.3%。除此之外,数据显示3月份北京以4.9%的房价涨幅位居全国第一。
3月之后,调控政策逐渐密集出台。自3月17日以来,先是进一步收紧商品住房销售和信贷政策,实行“认房又认贷”、提高二套房贷最低首付款比例、降低住房贷款期限至25年;随后的3月18日北京又明确表示,过道、车库、廊道等异形房,将执行“三不政策”;紧接着,对非京籍纳税从5年改成连续60个月、离婚1年内再买按二套执行等。
一连串的调控组合,都旨在封堵投机性炒房。受新一轮调控政策影响,北京3月后半段新增买房客户需求登记量,新增合同签订量迅速减少,市场明显降温。据数据统计,317新政出台后的14个交易日(3月18日-3月31日)我爱我家在北京区域的新增买卖合同签订量,比新政出台前下跌66%。
依目前的调控节奏来看,政策贯穿北京2017年楼市应该是大概率事件,与年初普遍欣然调高年度销售目标相比,大部分开发商恐难再对业绩展现乐观,如何应对显得更为重要。
土地供应方面,北京市规划国土委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北京市土地交易市场已供应经营性用地约230公顷,其中,商服用地69公顷,商品住宅用地161公顷,是去年同期的6.2倍,是去年全年商品住宅实际供地量的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