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是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呼应
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我们认为,《规划》中强调“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即是对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的呼应。同时,《规划》中提出“着重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目标任务,也是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的“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的呼应。
提高户籍城镇化率:关键是户籍制度改革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这意味着从2014年算起,城镇化率每年平均需提高1个百分点。同时,这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不仅是需要进入城镇,而且是需要落户城镇。以转移农业人口为契机、推动户籍制度的改革,也正是《规划》中提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应有之义。
加快城市更新进程: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是重点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人口流动以及文化进步,部分原有的城市地区已经不适应现代城市社会生活。以全新的城市功能填充原本功能性败退的物理空间、对城市中某一衰落的区域进行重构、升级的再投资、再建设过程被称为“城市更新”。棚户区以及城中村改造,包括旧城改造,都是城市更新的一部分。新一届政府对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反复强调,“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正是对改造任务的量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