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趋势:已从原来的增量市场进入目前的存量市场时代,从上半场转化为下半场。原来增量市场时代,地产企业会着重在如何快速地方法圈地?如何做好营销?如何提升市场占有率?
这是一场让全场听众忍不住自我练习2h“抬头”&“抓紧摄影”的主题分享会
12月27日,唐硕体验咨询 & TANG Space ,定向邀约华南区地产客户,共同重新认识新生代眼中的“新地产”、“新产品”和“新服务”。揭秘 TANG 0营销成本的口碑分享经,如何实现「以用户为中心」落地设计方案。
从2017年至今,近3年时间,15+地产项目,14+集团性地产客户,10+地产潜在客户。以0营销成本,TANG地产项目以隐秘之势迅速增长。需求增长背后,我们看见消费分级、产业变革,新人群消费场景剧变,倒逼企业重新思考品牌与人互动模式。房地产黄金时代不再,下半场该何去何从?
12月27日我们在广州K11开启垂直领域地产第一个主题XCamp研究分享:“新生代语境下的地产进化论”。本次分享会基于新时代“人群属性”的变革,从地产现状及困局出发,深耕于用户定位、产品策略、服务体验三条主线夹杂着不同的实战案例重新思考地产企业转型。
-破局点题:Martin
唐硕看地产行业的洞察:
地产趋势:已从原来的增量市场进入目前的存量市场时代,从上半场转化为下半场。原来增量市场时代,地产企业会着重在如何快速地方法圈地?如何做好营销?如何提升市场占有率?从消费者端看,我们用户在那个时代对产品及服务诉求并不大,更多是排队买房的状态。而当下的存量市场时代,光靠往期“呐喊”方式,效果逐渐下降。因为我消费者不像之前那么好忽悠,更多会关注产品及服务的本身。
从企业本身来看,做好转型,更多需要将产品及服务做好。把用户体验做好,就是把内功练就好。未来地产解决方案需要围绕人、商业及技术综合考量,我们需要非常系统化的视野去看待三者的关系。
商业正在从“把东西卖给谁”转向“正在为谁打造什么样的体验”?商品交易也在向品牌服务转型。
商业:整体产业情况,包括汽车、地产及零售。首先从汽车这板块看,很多汽车制造及交易商正在转型为“智慧出行服务商”,会提供许多服务业务。从零售方向看,许多商品销售商转型为零售体验服务商。聚焦在地产板块,目前地产企业也在不断转型,正在从地产开发商转型为城市服务商。
总结:商业正在从“把东西卖给谁”转向“正在为谁打造什么样的体验”?商品交易也在向品牌服务转型。企业需要从一个更加宏观及全局的观点、体验触点及体验生态去构建自己的企业战略。
—新生代:郭正澔(Nelson)
体验经济时代:这个时代人群的变化及多元化已发生很大的变化,与以往传统认知的人群变化有很大区别。今天聊聊所谓的泛00后,他们生活及比较明显的特性,在这代人群的商业背后有哪些思考或可以尝试去做的点?
首先:泛00后不等于00后,并不是指年龄上的00后。
泛00后讲的是具备新时代00后属性的人群,而不仅仅指具体某个年龄段。他们对物质没有极度的追求,不会只想着升官发财,而只在意自己喜欢什么并勇于追寻着,是一个十分有个性、有主见、个性鲜明及乐于尝试新鲜事物的特别群体。
00后出生在物质极度丰富及互联网爆发的时代,所以对物质的追求比较于我们成长时代相对较低。泛00后人群已从“物质需求”(工业/服务经济时代)跃升至“精神需求”(体验经济时代)。而“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的进步及多元化,物质生活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的用户需求 ”
这些新的需求便是我们在未来的商业过程中可以发现的商业机会及启示。
“新产品” — 李晓(Flora)
空间今天这件事与地产强相关,你会发现空间的每一步慢慢与以前有很大差异。如果你再用一套旧的打法去应付今天新的人群变化,你的产品很难让你的消费者买单。
想问下大家,是否有问过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在设计开发一个地产的产品(售楼处/样板房/商贩),流量从哪里来?
仍记得自己十几年前在做空间设计的时候,我们更多关注空间的表面如何?空间的环境如何?但今天首先在做一个空间产品时需要去思考:流量如何进来?你的消费者到底是谁?谁会为你的产品而买单?
唯有回答清楚该产品这系列问题,你会发现开发的这个产品最终才具有相关的商业价值。
新空间的“新”到底体现在哪里?
今天的空间已慢慢变成一种载体,这个载体的内容逐渐大于该形式。内容反而是更加吸引人,今天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空间只是一个载体。新空间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新空间一定是场景叠加的。只有这样最大化的场景叠加才有这样多的流量进入到该场景中。
“新产品” — 江威 (特邀嘉宾,云徙科技地产事业部总经理)
地产到底有哪些变化?
主要有图中4大呈现:1、复杂、多变、多元,更长的价值链,大家都在抢节奏,逐渐聚拢不同资源集中在重要的板块;2、规模:TOP30的企业占比整体份额达到50%+;3、许多头部机构都在做全球化的内容,大家共同的方向是出国化的水平方向,所以区域更多权利。4、金融化及资本化。除了地优势资源,我们更加关注我们的客户需要什么样的内容?
研究用户,需要有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地产数据是皇冠上的明珠,“中产”所有关键的数据都在地产。
泛会员:是指你连了我的wifi你是我的会员,你点了我的外卖你是我的会员。我们需要把不同的用户数据拉拢到这个池子里来。触点的定义:“我能触达你”便是我们的核心定义逻辑。某个大型房企总裁提出:我们每年给用户投资几个亿,但到底我们给用户提供了什么样的体验?
如何在售前聚合流量,售中过程用更加轻量化方式来达到所谓购房体验?售后注重产品体验本身打造。
- 新服务体验:马执中(Allen)
TANG观点 : “顾客不仅仅是购买者,他们同品牌之间,有着深远而持久的关系”
从“用户”与”品牌“的长期关系服务中,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及运营,无疑是搭建业主与品牌之间长期关系服务的桥梁之一。
“ 我们公司在小区的景观规划、物业服务、配套规划上面,投入很多的心力,但业主却反馈对于小区的公共服务仍然不满意。”
— 来自某个地产品牌的项目需求说明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只要有高大上的会所、尊敬有礼的服务人员、各种多元化设施、美丽惊艳的小区风景,小区的公共空间与服务规划便可以成功。但业主反馈仍然不满意,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经用户深度访谈及研究中发现:
在快速工业化、多元资讯化的时代,大家在飞快的生活节奏里,这样的连接感已慢慢消失了。在做这项目中,我们发现大多数人的生活是家庭单点的形式,生活只存在于家门之内。
我们找到的一个机会点:将生活扩散在家门之外。
将生活只在“家门”以内,延展为:“家庭生活”在家门以内,在社区营造“泛家庭生活空间”,找到小区公共传递“用业主为中心”的精神价值,重新定义小区公共生活空间。
具体如何设计?
- 新服务体验:尹硕(特邀嘉宾,集和咨询创始人)
新容器时代—中国地产的体验变革,中国地产的三维时代。
这个时代大家都在关注体验及人,其实关于“人”与“体验”的关注不单单只在今天“体验经济时代”提到,其实过去在整个经济及品牌构建过程当中,始终是围绕“人”出发的。目前随着整个体验经济的兴起,消费者整体自我权利及自我觉醒推动了整个体验提升。这个现状除了在地产领域、在消费领域也日趋明显。
今天我们主要讲“人”、“人性”、“人文”,其实也可以用三个词来总结“人”、“货”、“场”。体验更注重场景和场域的打造。现在这个时代,地产项目开启之后,房子发生变化了,对地区及人的研究反而变得深刻,大家逐渐通过对用户深度研究规划来赋能产品。回归到整个人性,将人拉回到生活当中,拉回到人原本当中的体验。
空间是基础,人是主体,商业和生活才是本质。
最初时代:中国推动整个房地产崛起,拿起图纸开始盖楼。全国的房型大同小异,千篇一律。
差异化时代:当房地产开始有竞争力时,地产企业纷纷注重产品差异化打造,内部纷纷成立设计院及研究员。开发一个产品,寻找自己的差异性及独特性,开始去注重服务与体验。
三维时代:目前是进入到了运营的时代,即人本的时代,多元的融合(社区、社群、周边配套、商业一体化等)正在支持起中国地产产业的三维时代。
人是商业变革的源头
创新与进步的核心,永远是来自对于“人”有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审校:钟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