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5月15日,碧桂园在香港向私募基金融融资2.5亿美元,而同一日,碧桂园此前的发债计划却传出将推迟进行的消息。
虽不能判定发债推迟和海外资本市场疲软是否有直接联系,但大部分人相信,这和目前国内下行的房地产市场环境有莫大关联。
市场普遍认为,接下来或将有更多内房股企业在香港资本市场上或将出现融资上的瓶颈。
白衣骑士四叔“金援”
5月15日,碧桂园发布融资公告称,已与认购人UniontopEnterprisesLimited(UEL)订立认购协议,内容关于通过私募配售向认购人UniontopEnterprisesLimited发行及出售本金额2.5亿美元的优先票据,票据将于2019年到期,年利率为7.50%。票据预期于2014年6月5日前后完成。
同时,碧桂园估算,经扣除估计开支,上述票据发行的估计所得款项净额将约为2.495亿美元。碧桂园方面称,计划将票据发行所得款项净额用作为部分2017年到期2014年4月可赎回的5.5亿美金票面息为11.25%的优先票据的再融资,及一般公司用途。
且该2.5亿美元优先票据与公司已经发行的,以及4月28日建议发行的优先票据具有同等权利。其表示,该票据的发行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公司融资成本。
碧桂园表示,公司“在新任首席财务官吴建斌上任不到一个月,先是建议发行票据,后是以私人配售的方式发行优先票据,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显示其在资本市场对资金运作的实力。”
不过,香港市场亦传出消息称碧桂园将推迟发行一只美元计价债券。
消息指,碧桂园上月向交易所提交文件,宣布计划发行新债,并在过去两周与投资者见面,以评估投资者的兴趣。但知情人士表示,管理层已选择暂时不推进发债计划。
据了解,4月28日,碧桂园已正式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建议进行该笔优先票据国际发售。公告披露“倘若发行票据,公司计划将建议票据发行所得款项用作为2017年到期的票据以及其他现有债务再融资及作一般公司用途。”关于金额和利率,碧桂园当时并无透露。
颇为有趣的是,昨日碧桂园私募融资对象UEL为ShauKeeFinancialEnterprisesLtd的全资附属公司,该公司为恒基兆业地产主席李兆基的私人投资公司。
事实上,这不是碧桂园首次与李兆基在资金上的合作。2008年碧桂园主席杨国强有意收购TVB时,就曾向李兆基借30亿港元资金。
在碧桂园发债暂缓之际,四叔李兆基再次向碧桂园给予“金援”,仅仅是时间上的巧合,还是充当了碧桂园的“白衣骑士”,这其中也颇值得玩味。
债市回落资金“加仓”
对于本次碧桂园发债推迟的情况,有分析认为这与近期资本市场对中国房地产的悲观预期有关。
分析称:“近日随着数据显示住房市场明显恶化,中国房地产行业受到投资者和经济学家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头4个月房地产行业新开工项目数量已同比下降近三分之一。在多个城市,开发商已主动降价以吸引买家。
显然,现在内房股在境外债券市场的表现亦被拖累。有统计显示,此前,中国房地产债券遭遇抛售,尤其是期限较长的债券。比如,越秀2023年到期的债券交易价格为面值的89%,而恒大2018年到期的债券价格已跌至面值的88%,时代地产和信达最近发售的债券在二级市场走低。
而在过去两年里,内房企一直在债券市场却是极为活跃,直接帮助推动了亚洲债券发行规模大幅飙升。据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以来,内房企向国际债券投资者发行了近500亿美元的债券。
不过,第一上海地产分析师柯学峰却并不这么认为,其对观点新媒体表示,目前境外债券市场对内房股发债并没有出现冷淡的反应。
此外,长期和境外投资者打交道的世邦魏理仕执行董事及中国区投资物业部联席主管钟德尧亦向观点新媒体表示,目前在香港发债是否吸引投资者,一个重要的因素仍然是利率的高低。
“利率高的话发债肯定就没有问题,利率低就不行”,上述人士指出,在境外资金相对充裕,但国内楼市萎缩明显的时候,回报率将成为投资者是否愿意掏钱的重要判断。
资料显示,碧桂园上次销售美元债券是在2013年9月,当时它发行了票面利率7.25%的8年期美元债券,融资7.5亿美元。
2013年1月,碧桂园另一笔债券的利息为7.5%,而碧桂园更早前的多笔发债,其最高息口不超过11.25%。
“目前很多夹层融资的回报要求都在12%-18%之间”,显然,按照碧桂园当前的发债利率水平,和投资者期望的回报率相差较远。
不过,让人担忧的是,在销售出现下行,而银行资金亦不断缩紧的当下,如果境外发债融资的渠道受阻,那么碧桂园的资金压力是否会增大?其是否需要更找更多类似私募的融资渠道?
事实上,之前研究机构穆迪在其报告中就已经指出,“因采取高增长策略,未来12-18个月内碧桂园的利润率可能低于其历史水平。就控制其财务风险上升而言,碧桂园能否降低债务杠杆率是重要因素,而这可通过利用资产负债表上的现金结余偿还境内债务,并采取审慎购地策略加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