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苏州世联兴业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伊宁女士;
答问嘉宾:贾 康 著名财经专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提问嘉宾:新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欧阳捷先生;资深地产评论人、城市文化学者王世泰先生。
刘伊宁:欧阳总主要是在商业地产,总体在全国也做了很多项目。您就在分类调控分类各个城市的变化方面有什么问题吗?
欧阳捷:我是这么看,其实刚才贾所长已经讲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在中央去年新一届政府上台之后,以及去年的两会,以及去年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其实都不提调控。我们现在行业内的相关利益方还把调控当做一回事,这是一种小媳妇的心态。我们寄希望于市场好的时候我们怕中央政府这个婆婆来管,市场不好的时候我们又寄希望于政府是否放松限购,我认为这个思维是严重的倒退。现在中央政府已经不提倡调控,以市场为主导,我们现在应该抓住之际向真正市场化方向发展。
我们必须要改变现在一系列操作的模式和措施。现在大家感觉到这个市场可能会有很大的问题,市场到底好不好,待会儿我们可能会在下一个议题中谈苏州。但是从全国的形势来看,房地产的供求关系没有改变,城镇化的进程没有改变。改善型需求也没有改变,我们最近也在看一个数字,其实大家在关注很多数字的时候忽略了一个数字,就是我们每年全国结婚人口有多少,离婚人口有多少。我们全国每年结婚人口是1200多万,如果按照城镇化50%算,要600万对,换说就要600套房子。离婚人口是300万对,这就要有300对人有房子住,加起来就是900多万套,而我们一年的供应是1000多万套。所以这个市场大家不用过多的关心。
贾所长是最权威的专家,在房地产税政策方面有很深的研究。我提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房地产税是否可以实行一税制或者九税制?就是用一种税就把这个问题全部解决。第二个是这个税率有没有可能下降?还有就是关于我们土地出让金,房地产税一旦推出,房地产税是土地出让金的同路人还是终结者?
贾康:我回应一下欧总这两个很好的问题,第一个问题这和房地产整个演变链条,从土地批租到交易等等,整个链条相关的,137种为代表的各种收税的逻辑。18种税里面直接间接和房地产相关的是11种,房地产是我们整个国民经济中带有支柱意义的行业。它要应对生产要素的不同侧面,要形成调节体系,我们以后显然是要把几十种、上百种的东西整合,把所有税费整合。不做好这个整合的话这个立法是不到位的。整合以后这个是一税制还是九税制,我理解的一税制就是单一税种,这是不可能的,实际上还是多种税多次征。这样就理顺在开发环节、交易环节、保有环节。交易环节的税负有一个总体模式是要下降的,保有环节的税是要往上升的。所有这些税制加在一起,实际上你说的这个税率也是一定要规划调整的,整合之后总体是要往下调的。交易环节上也不排除有些税是不是要往上调。具体的设计我们可以在深入讨论,但是总体上这个要区别对待。
在土地出让金方面,我是这样认识的,土地出让金一定会存在,这跟后面所说的税是并行的关系,不是二者取其一的关系。往下就比较简单了,您所说到的,以后真正完成房地产税立法以后,这个房地产税一定是和土地出让金是同步的,而不是终结者。这里面具体的内容要专门展开做讨论。
王世泰:贾康先生是我心中最崇拜的专家,我想提三个问题。第一个就是说李克强总理在两会记者招待会讲,对房地产问题提了一句话,叫按照不同城市,不同人群的需求分类施策,我们就联想到苏州这样一个城市,如果按照我们行政区划的话,它是2.5,就是次省级。但是我们从它的历史源流、文化积淀、经济总量、产业框架和人口结构来看,我们说它是一线城市一点也不夸张。所以说在分类施策,分类调控的背景下苏州的房地产市场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第二个问题是我今天早上刚刚看新闻说定向降准,央行又出了定向降准的通知。这个定向降准究竟会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什么样的信号?
第三个问题是互联网思潮迅猛而来以后,无论是从技术层面,无论是从发展的趋势来看,它给我们房地产本身的,无论是建设、营销等等方面会带来可能的变化。
贾康:您提的问题都有很深厚的文化积淀,第一个问题,我是认同苏州可能要按几线城市来做归类的话,它直说被评为二线,但是可能在很多方面可以接近一线,1.5可能是差不多的。深圳毕竟是一个前面更超常的增长,深圳建立特区30年的时候已经是无地可批,推动辖区之内的房地产价格更明显的上升。现在深圳意识到简单靠土地批复是不可持续的,就是不能简单的靠土地财政的方式推进我们的增长过程。苏州这些年似乎是把地铺开了,它的容积率上明显低于深圳。它发展过程中非常有明显的超常规增长,苏州现象,甚至在全国带有领跑者的特征。但是它在不动产的价位表上跟深圳有区别,我听说苏州的均价也就1万多块钱。深圳5环之内的房子直奔5万块钱,曾经有一些时段5环之内的价格都变相降价了。苏州跟深圳相比又有一些区别,所以对您第一个问题,我觉得如果在现在苏州现在的进程处理的好,我们苏州商品房价位的表现,从面上来说不应该出现下调的。
你提到的定向降准,这是对一些小微企业、三农等等定向。在降准方面最不靠操作的是面对三农的金融机构,我估计在一段时间内似乎定向降准还不会针对我们房地产业,如果房地产业真正出现了相对而言的比较普遍的下滑,我认为这种下滑是全局部分承受的,是当局不能容忍的,那时候在极端情况下才会出现。你最后说到了互联网,这也是我观察和学习的。我注意到房地产业这边有智能的设置和智能的园区,这跟互联网有必然的联系。它的用户体验一下子改变了体验之后,我们相关的开发主体在互联网发展潮流之下联系到我们的不动产开发,联系到我们的社区建设,以及以后大家越来越靠实力比拼的竞争中间我们真实性形成相对优势。一定要借助互联网插上我们房地产竞争优势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