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
现场实录 >
城市观点论坛 >
>
正文
2014西安行观点答问:分类调控中的房地产市场趋势
作者:     时间: 2014-04-26 11:43:36    来源: [ 观点网 ]

不论风向何处,市场一直有其前行的轨迹,在分类调控成为选择的行业变革中,经过数年高速发展的房地产行业会发生什么改变?

  主持人:李秋月 思源经纪西安公司总经理

  答问嘉宾:陈 淮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

  提问嘉宾:张民宪 陕西省房地产商会副会长、陕西省建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4西安行观点答问现场

  李秋月:在座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各位可爱的战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很荣幸参与到观点的论坛活动,下面我们就进行到整个论坛的环节。

  首先我是打酱油的,因为没有做过主持人,今天实际上大家共同探讨的话题可能就是关于西安的一些话题,作为西安的房地产的从业者,也是历经了十几年。关于调控对于西安整个市场的影响,作为营销人,每一次的调控实际上都对我们有很大的冲击,我们都会去思考如何提高转化率,冥思苦想,但是对营销人来说,实际上有很大的难度,但是对于房地产的开发商来说,相信难度更大,也有更多的疑惑,所以我们将话筒给到张总,期待你们的精彩对话。

  张民宪:作为开发商来说,可能对市场可能有更多的感受,但是我刚才听了陈教授的讲话,我觉得从理论到实践,作为开发商来说,需要研究的问题太多。所以在这里想请教一下陈教授,拿我们自己来说,我们这个项目踏入西安的时间也比较早,但是地处西安北部,这个地方还没有开发起来,到底应该怎么做,我们就不知道。问政府,政府也不知道,我们这边没有规划,我们当时怎么走,就是觉得只能向政府、向市场多去讨教讨教,但是讨教的结果不明显,没告诉我们什么。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商经常会跟政府政策博弈。刚才说陈教授说了,政策博弈这个事情,这个路子不对,更多的应该进入市场,我想在这方面听听陈教授,跟政策博弈、跟政府博弈到现在,我们下一步应该重点放在哪里?

  陈淮:营销,就是编故事,营销讲故事,学者讲规律,这不一样。你比如说成都的开发,我们也和深圳一样了,深圳是团结富人,成都是团结穷人,这种故事,大家且编且卖房,它肯定不是客观规律的过程。刚才说研究政策,政策也要研究,但是对西安这个地方来说,西安不是像我们刚才最开始开幕的时候,主持人或者华商报老总说的,西安是个很有人气、很有吸引力的城市。西安的任务是疏散人口,减轻对地下文物、对城市保护、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压力,西安这些都不是研究国五条,政府所得税的问题。西安既是老城,又是老工业基地,又是在城市过程当中迫切需要。比如旅游业、高端旅游业的发展,老百姓住房,棚户区改造。3600万保障房,有1/3是棚户区改造,很多媒体可能都不太准确的描述这个事,那个棚户区改造不包括西安老旧城区,专指西安在内的大型工矿企业,员工集中居住区。50年代,60年代西安有大型厂矿集中区,专指的是这样的。最近的保障房问题,我们今天没时间说,李克强有很多新的思路,第一,他努力的把普通市民的老旧危房纳入棚户区扩大了,政府来做。第二,把廉租房公租房并轨。第三,产权房。第四,除了事务性保障之外,互助性的保障,公积金的改革等等,都有新的进展,保障也不是过去的单一,一刀切的。但是西安简单说一条,我们只有很短的时间,在一个中长期过程,在城市规划中,我们城市愿景中,不是鼓励你吸引更多的人,不管你是东西南北来这住。

  这些带有很大主观性,温总理搞了十年滨海新区,那是国务院领导在搞,十年,除了抓了一把手之外,基本没干什么。温总理当初下的决心,可是要把天津滨海新区建成北方经济中心,现在呢?主观的东西不一定成立,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义乌当初没人看好。

  张民宪:城镇化是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

  陈淮: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第一个政府先提一些长期性的规划设想,市场是看不见的东西,没法站出来说将来十年之后怎么样。但是可能政府提出这个一半对一半不对,政府说的不一定对,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说2013年的主要风险,经济下行的风险和物价上行的风险,他只说对了一半,主要风险是向下,不是向上。但是即便是错的,政府也有责任,有义务必须提愿景规划,你培养你儿子将来上清华大学,他愿意做服装设计师,但不等于你不应该给他一个培养的规划和方向。

  张民宪:西安包括浐灞,包括西咸,今后到底发展成什么样?

  陈淮:其实西咸也含着一个思路,咱们前十年,二十年城市化都有一个各自为政。比如山东半岛经济发展挺好的,但是你听说过青岛、潍坊、烟台吗,没有,产业各是各的,互补相干,佛是佛,广是广,还广佛一体化呢,全体公投都不行,比乌克兰还复杂。这种一体化往往就是我们体制上的障碍特别大,谁当老子,谁当儿子,弄不明白,但是我觉得它也含着一个尽管难也能做的思路,就是每一个城市都别以自己为主观设想。关于京津冀这个问题,我不看好,但是长期看非得这么走,但是短期走不动,我也很纠结,20年来北京天津没有在任何一个项目上合作过,你现在让他们俩坐一块。河北希望把承德、张家口北部贫困区和南部的邢台包含起来,北京说我只管廊坊到秦皇岛这一块,你那穷地方我就不操心了。所以城市化的东西,目前提出很多好的思路,但体制性的障碍非常大。

  张民宪:城镇化过程,我想应该更多的把这些东西释放给老百姓,更多的想创业的人,想搬迁的人考虑,政府只是在政策上给个引导性的东西,这个东西才会发展起来。

  陈淮:你把好的学校,商业教育资源,向你希望人口导入的区域集中。

  张民宪:我一直有个想法,当时我跟浐灞的领导交流的时候说过,浐灞的愿景最后到底做成什么不知道,但是至少首先是一些产业,没有产业就没有人,人为什么到城市去,因为城市有产业,到了城市,他就需要有住房,有了住房就要配套。作为房地产来说,可能是第三步和第四步要做的事情,而不是我们要搞城市化,我们是借着这个机会做一些整个城市发展过程中间配套仅此而已。我觉得房地产商对城市化,我觉得稍微冷一点,你觉得呢?

  陈淮:相互促进。你说的也对,但是我们也有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万达。万达是先开发商后产业后就业。为什么?它特别是在二三线,三四线城市,最近三四年,甚至连路都不通的地级市也进去,它进去以后可以1/4的城市都改造了,更重要的是它实现城市功能的整体升级,从产业。原来它有没有商业,有,这些商业都是底商,陕西也很多,主要街道就是几排底商。这种低端商业业态不等于当地老百姓对中高端的商业没有需求,当地老百姓收入不高,不等于没有5%—10%的人对中高端的住房没有需求,需要一些中高端的。

  张民宪:最后一个想法,在市场经济中间,作为开发商也好,作为买房者也好,一定是一个不断互动的状态。现在开发商,从开发商本身来讲,他迫于某种情况,特别是资金情况,想降价,但是一降价就怕市场不认可,怕前面买房的闹事,这是情况怎么理解?

  陈淮:中国有个很纠结的事,中国人娶了老婆,过不好也凑合过。房子也是这样,慢慢你就适应了,谁也不是,美国人也不是一步到位的,买不合适的,不合适的,高了低了。一个是农民,包括陕西在关中地方传统农业,男耕女织,天生厌恶竞争、排斥风险,买了房子,增值,大家都想有财产性收入。十七大的时候少写了一句,老百姓拥有财产性收入的时候,你要承担财产性风险。偏偏两千年的文化传统就是农民,没有承担风险的思想准备,除非老天给的没办法了,计划经济留下来了,国家该负责,就应该让我只挣不赔,天下有那么好的事吗。你降了一千,我基本可以担保,你按这价再买不回来,你别以为现在能占便宜。

  李秋月:用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我们听出来整个本土企业对于房地产市场深入的思考,对于陈教授的言论当中,我确实是很受启发,关于到陈教授的发烧论,我觉得很受启迪。谢谢。



(审校:劳蓉蓉)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com.cn(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